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豆棚閒話】陶淵明後人賀蘭山下的致富路

2017-06-27
■陶瑞珍帶動村民致富。 作者提供■陶瑞珍帶動村民致富。 作者提供

王尚勇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被稱作「百世田園之王,千古隱逸之宗」的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千古絕唱。在寧夏賀蘭山下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潮湖村,逸居茪@支陶氏後代。根據《金陵陶氏家譜》記載,以及遍佈在潮湖這方土地上的文昌閣遺址、陶氏古井和古鐘等遺蹟佐證,在這塊土地上已生活近400年的陶姓人群是陶氏潮湖宗支第18代、19代傳人,千年傳承生生不息隱逸潮湖。

陶淵明世居江西。據陶氏家譜記載,南宋時,陶氏第4代孫陶熾南京為官,其後代定居南京,並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明初由南京遷居蘭州一支,明末時陶氏一支又遷出蘭州,其中一支遷至今石嘴山市域潮湖村。據現存《陶氏家譜》推算,從南京至蘭州距今有600餘年歷史,從蘭州至潮湖已有400年歷史。「這本家譜是族人經過11年搜集歷史文獻、實地走訪後編纂的。」

今年55歲的陶瑞珍,家住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潮湖村。走進她家,琳琅滿目的剪紙、刺繡成了家中牆上的主要裝飾品。可最吸引人的還是堆放一桌的葫蘆,這些體形各異的葫蘆有個共同點,身上都被烙印了精美的圖畫。

葫蘆有「福祿」之意,象徵荋I貴吉祥,手捻葫蘆,寓意幸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家中有葫蘆意即家中有「福祿」。陶瑞珍介紹:「這門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聽爺爺說,那會兒祖上專門給乾隆皇帝做葫蘆畫,家族很興旺。小時候,陶瑞珍就按照爺爺教的方法在葫蘆上練習刻畫、烙畫。」

2014年,她入選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手工藝代表性傳承人。2016年,中國(昆明)官渡第六屆全國非遺聯展組委會授予陶瑞珍「葫蘆刻畫」金獎。因為在非遺傳承上的傑出貢獻,陶氏家族打破祖上「傳男不傳女」的祖訓,將陶瑞珍列入族譜之中。按照族譜排列,陶瑞珍為陶氏潮湖宗支第19代孫。

第三屆中阿經貿論壇的展覽上,陶瑞珍作為民間藝人帶荌轡和葫蘆刻畫參加,短短幾天200多個葫蘆就賣出了2萬元。陶瑞珍吃驚地算荂A一畝地精心勞作一年才能賺1,000元,200個葫蘆竟能賣這樣高的價錢。回到家中後,她把村裡的婦女都發動起來,種葫蘆、刻葫蘆、賣葫蘆。近年來,陶瑞珍帶領30多戶村民種植葫蘆,產業化創作葫蘆烙畫工藝品,年產值達50多萬元。陶瑞珍由小小葫蘆進入藝術王國,成為一位身懷絕技的非遺傳承人、並帶領全村走上了葫蘆致富之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