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今年將迎來145周年。145年來,招商局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和社會發展史上奠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招商局正緊跟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腳步,致力於成為行業資源的整合者、產業鏈的重要控制者、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領軍者,以嶄新的形象角逐國際舞台中心。一切,正如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所言:「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是招商人的核心價值觀;「以商業成功推動時代進步」是招商人肩負的偉大使命。
創立於1872年的招商局,是中國近代第一家民族工商企業,在中國近現代化過程中起到過重要推動作用,現已成長為一個實力雄厚的綜合性大型央企集團。招商局集團總部位於香港,業務遍及全球,被列為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招商局擁有綜合交通、金融服務、城市綜合開發三大核心產業,截至2016年底,招商局集團總資產6.8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95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112億元,在中央企業中排名第二。招商局更已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並獲批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準確把握時代趨勢
百年「招商」,世人矚目!招商局集團不僅是行業的引領者更是推動者,集團在準確把握「大轉型時代」的歷史方位及深刻認識新常態、新經濟、新國策、新世情的基礎上,按照時代的要求、國家的要求和自身發展的要求,2014年提出了到2020年前後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開啟了招商局新的發展征程。
改革上,集團充分用好國有資本投資試點賦予的先行先試和綜合改革等有利條件,按照中央要求和改革部署,加快推進試點步伐,充分獲取改革紅利。招商局按市場化原則,積極推進了與中國外運長航的戰略重組;實施了地產業務和公路業務的重組;推動了部分下屬企業員工持股工作,並對一些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了探索。
針對集團的產業特點,集團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策略,推動集團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模式變革,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低成本競爭優勢向高質量競爭優勢轉變、從粗放增長向綠色集約增長轉變、從生產型產品向服務型產品轉變。
李建紅說,經過幾年來的逐步探索,集團創新轉型的方向、路徑、模式等逐漸清晰,並漸成體系,明確了一個總的方向,就是「數字化轉型」。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特徵,利用互聯網突破傳統產業的瓶頸,激發傳統產業新的活力。為此,集團創新轉型的總體方向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個公式:「(產品+服務)×互聯網」。
為推進創新轉型,集團聚焦三個方面的結合,即產融結合、產城聯動、產網融合。在產融結合上,充分發揮招商局兼有實業和金融業的優勢,推動實業與金融業的互動,以產助融、以融興產,從機構融合、產品融合、功能融合三個層面逐步實現產融協同,改善資本結構,提高資源效率,創新業務和產品。目前,集團通過復牌仁和保險、設立資產管理公司、組建融資租賃公司、成立多個產業投資基金等舉措,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支持集團實業板塊發展,並培育新增長點。
在產城聯動上,集團將開發蛇口工業區、漳州開發區的成功經驗總結為「前港-中區-後城」綜合開發模式,並將這一商業模式逐步複製到吉布提、白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時,集團積極推進前海蛇口自貿區的開發建設,打造改革開放更新、產業業態更優、服務效率更高、經濟效益更好、城市面貌更美、民生福祉更實的自貿試驗區。
在產網融合上,集團提出實施「產業+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集團產業生態圈發展的構想。集團既要把握「互聯網+」的機遇,更要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加快打造數字化招商局。同時,以產業互聯網為切入點,打造綜合港口、智能交通、特色金融、智慧社區(園區)、供應鏈物流、航運與航運服務六個生態圈,不斷提升集團主業的核心競爭力,構建集團與各利益相關方共生共榮、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
目前,以上三個方面的結合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但還都在動態調整、優化中,未來將持續推進和具體深化,為招商局集團產業發展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時代巨浪攜着無盡力量滾滾前行,穿過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風煙,今天的招商局依舊熠熠生輝充滿活力。這是一部百年不衰薪火相傳的商業傳奇,招商局正引領百年商潮邁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