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德花 福州報道)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指,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近日公佈經濟景氣預測,數據顯示台灣上半年經濟增長率為2.53%,料下半年降到1.78%,未來兩年將維持在2%左右,低於全球3%上下的預估增長率。龐建國表示,未來經濟前景台枯陸榮,要想脫離「悶經濟」的苦海,台當局應用實際的行動化解兩岸目前的僵局。
龐建國分析,從大陸官方公佈的數據看,消費對於大陸經濟增長的貢獻擴大,傳統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萎縮,運用高新技術的產業蓬勃,新創的事業大量湧現。大陸未來兩年經濟增長率會維在6.5%的目標,遠高於全球的平均水平。反觀台灣,上半年民間直接投資從本土到僑外的資金,都大幅萎縮,下半年可能更加清淡,甚至於進入股市的間接投資,也顯得有氣無力。
龐建國認為,兩岸數據對比,大陸每年新增的GDP就會達到1.4個台灣,新增的市場機會則是台灣的70倍以上。他稱,大陸的後續發展不是沒有挑戰和難度,但從那麼多國家去響應「一帶一路」可以看出,國際社會對大陸的後勢有信心。「台灣眼睜睜看着一水之隔的大陸縱橫天下,自己卻坐困愁城,亂推那抓不到方向的『新南向政策』、胡搞那好不前瞻的『前瞻計劃』,自甘落後,自欺欺人。」
龐建國表示,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估算,今後3年期間,世界各經濟體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是中國35%,美國17.9%,印度8.6%,歐盟7.9%,日本1.5%。也就是說,一個大陸經濟增長的份額,抵得過美國加上印度、歐盟和日本。很明顯,台灣沒有多少本錢和時間再耗下去了,想要脫離「悶經濟」的苦海,惟有面對現實,用實際行動化解兩岸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