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隊員忙碌地為「探索」號作下潛前的準備。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自主研發的自治式水下機械人「探索」號,昨日在南海北部開展首次試驗性應用,預計水下作業時間20小時。據了解,此次「探索」號對南海一冷泉區進行較大範圍調查後,科考隊員將確定有精細研究價值的點,再用「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開展精細調查和作業。
昨日上午8時,在「科學」號遠洋綜合科考船的後甲板上,科考隊員做好了「探索」號下潛的所有準備工作。「探索」號像一條大黃魚一樣靜靜停在甲板上,長約3.5米,寬和高約1.5米,四個紅色魚鰭狀的螺旋槳裝置分別位於它的「鰓」部和靠近尾部的位置。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宏宇介紹,「探索」號進入水面後就和母船之間沒有纜繩連接了,在水下按照預設程序自主工作。在首次試驗性應用中,「探索」號將在水下工作20小時,前10小時對地形進行聲學掃描,範圍大概是4,000米×2,000米,後10個小時進行光學拍照,航行速度稍微慢一點,範圍大概是600米×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