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3322」忽略社科高數 徐立之憂損競爭力

2017-08-09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港科院院長兼前港大校長徐立之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指,政府推行新高中學制時,考慮不周,又形容教育局在2010年猶如「用槍指着大學校長」,要求大學以文憑試「3322」的成績為最低入學門檻,結果令不少文憑試考生只專注必修科,忽略其他學科。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指,新學制已推行多年,會仔細考慮徐的建議。

徐立之表示,教育局在2010年要求大學宣佈以文憑試「3322」的成績,作為入學最低門檻,當時大學校長並不願意,「我們覺得『 3322』入唔到大學,唔應該做最低要求,係咪應該要求兩科選修科成績都達標呢?」。但局方態度強硬,他形容猶如「用槍指着大學校長」。

工程院無得揀 焗收「數口差」生

他續指,結果不少文憑試考生只專注必修科,沒有時間修讀社會科學或高階數學,影響學生的數理能力。

不過,大學的工程學院因擔心收生不足,只好接收沒有修讀高階數學的學生,「學生到大學時才追回高階數學的程度,已經很艱難。」

他認為,政府推行新高中學制考慮不周全,影響學生選科,擔心長遠將影響本港競爭力,冀政府盡快糾正有關問題。

他又建議將高等數學的內容納入核心數學科中,並轉化成3個不同程度的選項,如文科、商科及理科的數學。

楊潤雄歡迎建議將仔細考慮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回應指,大學收生門檻「3322」為當時教育界的共識,當局已就改革新高中學制,包括大學收生資格,諮詢大學校長及中小學界別等。

但他指,新學制已推行多年,學制改革後能否達到「心中的理想」,以及當中會否有「不可預期的改變」可再作討論。他歡迎徐立之的建議,又指當局會仔細考慮。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