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絲路詩絮】孔夫子與魯達基

2017-08-29

拉.阿利莫夫(塔吉克斯坦) 黃玫 譯

塔吉克 -波斯語詩歌的奠基人魯達基的詩集和中國第一位先賢、中國哲學不可逾越的豐碑孔夫子的《論語》在我的書桌上並排擺放荂A這絕非偶然。魯達基和孔夫子是自己民族和人民的偉大兒子,千百年來,他們充滿詩意的話語和思想一直滋養荈藀N克文化和中華文化,成為這兩個民族永不枯竭的智慧和靈感之源。他們不朽的遺產證明了一個琱[不變的哲理:儘管現存的社會、文化和文明各不相同,但它們之間都有很多共同的特點,都有很多相似和平行之處,而在完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華文明和塔吉克文明,便是最好的佐證。 我在中國所接觸到的所有人都熟知孔子,並尊其為師。在我的祖國塔吉克斯坦,情況也十分相似:塔吉克人千百年來都會在魯達基的名字前加上「導師」一詞,以表達對他最崇高之情。顯然,在我們尊敬的兩位精神導師的學說中,也有很多共通之處,雖然他們之間不可能存在直接的對話。孔夫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之間,而魯達基則生活於公元十世紀至九世紀,二人的共同之處是,他們身上散發茪窈R之光,這光芒源自具有崇尚精神的社會文化環境。

我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十二年間,經常在各個大學發表演講,接觸過不少中國學者。當談及孔夫子時,我多次聽到這樣的回答,對於當代中國而言,與其說是孔夫子個人,不如說是儒家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價值。根據他們的說法,儒家學說講求的是自覺和嚴於克己的能力,不理解這一點,研究孔夫子的思想就沒有任何意義。就本質而言,這裡指的就是我們所講的世界文化中具有的普世性象徵。因此,重要的不是他們生活在哪個時代,而是他們在自己身後留下了什麼。人們之所以願意遵循孔夫子和魯達基的遺訓,是因為他們個人的典範作用在任何時代都強大而鮮明。

兩位導師都曾說過,無論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如何,貧窮還是富有,貴族還是布衣,他都應當誠實、有尊嚴和品格高尚。對孔夫子和魯達基的新一輪研究熱潮,說明人們迫切關注自己的同一性,希望在當今技術佔統治地位的文明內部,應當保存「仁」之大義。這兩位偉大的哲學家都彷彿在提醒我們,在所有的這些「機器」之外,還存在茪@個廣闊的空間,我們可以在那裡找到安寧,可以在那裡與古代先賢面對面交流,可以認知自我......在中國人和塔吉克人這兩個相鄰民族古典文化和傳統中,有很多非常明顯的巧合和類似之處。例如,對中國人而言,熟知儒家學說應從以《論語》為代表的《四書》開始,它是中國古典教育體系中必須的和首要的條件。同樣,熟背幾百首先哲,特別是魯達基、菲爾多西、哈菲茲、海亞姆和貝迪爾的詩歌,也是伊朗-塔吉克古典教育的應有之義。在塔吉克斯坦,從孩提時代起就培養對詩歌的熱愛。可以學不好數學,但是如果不知道古典詩歌中的優秀之作,就會被認為是不學無術。在中國居住的這些年裡,我無法不發現,我們兩國人民在文化、傳統和心理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從敬老和父父子子的要求,以及總體而言的對祖先崇拜的看重,到對古代先賢,特別是傳統道德導師的尊敬和愛戴。

今天,深化改革開放的中國正迅速邁進世界最強國之列,我接觸到的許多人都認為,在「中國經濟奇蹟」和背後,可以明顯感受到偉大的孔夫子及其儒家學說的身影。或許這並非偶然。保證中國在現代化高速路上平穩前行的推動力,並非是照搬他國的樣板和模式,而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所有富貴遺產。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經驗可以作為,並且已經成為對很多國家可資借鑒的獨具特色的模式。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她慷慨地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近四十年來發展中的教訓。北京奧運會和世界金融危機不僅充分展現出中國人民在改革年代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而且顯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幾千年經驗和智慧燭照下高度發達的世界強國、中國所承擔的全球性新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一個鮮明的佐證。陸上和海上偉大絲綢之路的復興和所發出的共同發展的邀請,證明了這樣的思想:面向過去對於建設未來具有琱[的意義。 在中國,很久以前就開始用中文閱讀魯達基的作品,同樣在我的祖國,人們也很久以前就用塔吉克語閱讀孔夫子了。今天,這兩位巨擘的遺作和思想又以新的力量吸引我們,激發我們的思想,給我們以鼓舞。或許孔夫子和魯達基都未曾想到,他們會風行二十一世紀。生活本身證明了孔夫子的學說和魯達基的創作遺產具有永琲獄靋,他們獨具匠心地「開啟」了詞語的強大力量,來捍衛人類的永睇靋:友誼與愛情,善與美,關懷和互助。正因如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魯達基千百年前對子孫後代發出的聲音才如此具有時代性:「請以理性之眸觀世界, 摒棄你從前的眼光。世界是海洋。你可想遠航?唯以善事為材,以造舟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