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內地一連8天的超級黃金周接近尾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出,今年黃金周訪港旅客數字有輕微增長,而今年首9個月整體訪港旅客數字亦增加。據最新數字顯示,10月1日至5日,整體訪港旅客為111萬人次,按年升0.7%,當中旅行團佔16.8萬人次,按年升14.1%;單是10月5日,訪港旅行團有2.9萬人次,按年激增41.7%。有旅行社近年發展文學之旅、粵劇尋蹤等深度旅遊的行程,直言深度遊漸成趨勢,期望政府提供更多扶助,亦有業界打算推廣新界東北地質公園及鄉村文化,試行綠色旅遊。
據統計數字顯示,僅從10月1日至5日,就有111萬人次訪港,按年升0.7%。其中,內地旅客為93萬,與去年相若;個人遊為56.5萬,按年下跌2.3%,相信是因為10月4日不少內地旅客要在家做節有關;至於「一周一行」旅客為15.3萬人次,按年下跌7.9%。單計10月5日,內地旅客為17.9萬人次,按年增長7%,當中個人遊旅客為11.4萬,按年增長12%;「一周一行」旅客為3萬,按年下跌13%。
姚思榮:特色遊成大勢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總體來說今年黃金周表現不錯,內地旅客對特色旅遊的反應也不錯,如「舊城中環」有不少個人遊旅客慕名而來,相信未來地區性的特色旅遊是發展大勢。他相信下周公佈的施政報告對特色旅遊會有着墨。
另有業內人士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指出,今年起每日平均有8團至10團的特色旅行團,他們多感受香港殖民地歷史及地道文化,部分行程更會度身訂做,而旅行團多為公司獎勵旅遊包團。
邱騰華:需拓新景點吸客
邱騰華表示,近年遊客對香港感興趣的地方與過去不同,現時期望是尋求「開心、獨特」的體驗,政府要發展新景點,除購物外,需提供更多旅遊體驗。
他透露,下周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後,政府會就往後旅遊推廣工作作全面鋪排,推廣更多具新舊交融特色的景點。他補充,政府現時的着眼點是希望整年的訪港旅客數字較為平均, 亦期望多吸引長途、高增值及過夜旅客訪港,有助香港維持成為受歡迎及好客的城市。
中國旅行社近年推出特色旅行團,如以作家張愛玲及其作品做主題,帶內地旅客遊走張愛玲曾經在港生活過的地方或小說的場景,包括香港大學、加多利山,小說《傾城之戀》的淺水灣飯店、《第一爐香》提及的太平山等。另有推出粵劇尋蹤之旅,遊走世界地質公園;參觀鳳凰衛視、香港交易所、香港銀行家會所等深度旅行團,價格由百多元至2,800元不等。
中旅盼政府加強網上推廣
中國旅行社副總經理吳熹安表示,深度旅遊雖然不是主流,但卻是大趨勢並具發展潛力。他續指,部分內地旅客來港不再是購物,而是體驗本港歷史文化,形容「他們想看的是深度一點的東西」。他認為,政府若想協助業界發展,可加強網上推廣,讓更多旅客知道香港不單是購物天堂,亦有不同的景點或旅遊體驗。
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創會會長謝淦廷說,今年十一黃金周每日有250個至300個內地旅行團訪港,較去年增加近30%,數字是預算之內。
他認為,香港發展深度旅遊是大勢,能令香港旅遊業有全面化的發展,吸引四方客,如不少內地旅客對香港殖民地歷史及回歸後的轉變感興趣,外國旅客或對綠色旅遊有興趣。
他表示,個人遊亦是發展旅遊的重要一環,建議各界不要單看旅行團的發展,亦要多留意個人遊的走向。
試推地質公園綠色遊
至於近期大熱的綠色旅遊,除了旅發局向海外旅客推介遠足及單車導賞團,包括麥理浩徑、山頂至薄扶林水塘、橋咀洲等,有人最近打算推廣新界東北地質公園及鄉村文化,試行綠色旅遊,包括吉澳、鴨洲、荔枝窩及印洲塘海岸公園等,當中印洲塘獲得「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美譽。
不過有業界人士表示,因為該地的交通及基本設施不足,須事先解決相關問題,並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