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智能手機及互聯網時代興起,手機遊戲大行其道,幾乎已成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但青少年過分沉迷,玩物喪志,引起了社會憂慮,會否影響其個人成長,今天我們來談一談。
早前有內地媒體抨擊手機遊戲《王者榮耀》是「電子鴉片」,是「陷害人生的毒藥」,散佈負能量,虛耗青少年的身心,提出要加強對網上遊戲的監管。
其中有指該遊戲設定了數十個中國及西方歷史英雄和神話人物,穿越時空,進行大混戰,是「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觀和歷史觀」。
中西歷史人物紛登場
筆者雖未接觸過手機遊戲,但作為歷史老師,非常好奇該遊戲的歷史元素,於是就了解一下其中的角色設定,見到裡面出現過先秦的姜太公、孫臏、墨子、莊子、廉頗、荊軻;到秦漢的項羽、韓信、張良;到三國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呂布;到隋唐的程咬金、狄仁傑,又有神話人物后羿、哪吒、孫悟空、牛魔王,以及西方的亞瑟王、雅典娜等,據報還會不斷更新,可謂琳琅滿目。
玩家於是可以將項羽跟關羽配成一隊,並肩作戰,又可用廉頗對付程咬金,也可驅使牛魔王狙擊亞瑟王。
我認為若以此為歪曲史實,扭曲歷史觀,指控也許太嚴厲了。相信即使很多沉迷的玩家,也不會將遊戲情節當歷史,混淆史實。反而藉這些遊戲多認識一些中外歷史人物,有興趣者可進而深入查證其生平背景,說不定可以引發他們對歷史的興趣。
《三國演義》亦有虛構情節
我們若看看那部「七實三虛」的著名小說,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其中「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長坂坡七進七退」、「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情節,引人入勝,而事實上以上皆為小說虛構情節。
作為一位中史科老師,遇上學生提問當中情節,我有時也難以斷言孰虛孰實,非得查證一下不可。
自明代成書以來,《三國演義》廣為流傳,膾炙人口,鋒頭甚至蓋過正史《三國志》。無可否認,《三國演義》令更多人對東漢末至三國時代的一段歷史產生興趣,也似乎沒有人指斥小說歪曲史實,貽害學子。■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劉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