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寧波與海上絲綢之路

2017-10-21
■繁忙的寧波港。 作者提供■繁忙的寧波港。 作者提供

馬承鈞

十一中秋「超級黃金周」,筆者再度走進寧波市鎮海區的寧波幫博物館,恰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萬里行攝影展」,對甬城歷史又有更新了解。海量的圖片和館藏文物告訴世人:寧波歷史上的港口貿易、城市建設、多元文化和海防設施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無論從遺蹟遺存、歷史脈絡、社會文化哪個角度觀察,寧波對「海絲之路」都厥功至偉!

寧波地處太平洋西岸、我國海岸線中段,扼南北航線之要衝,又坐擁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三江薈萃」獨特優勢,堪稱天賜良港。甬人素以商道財智、桑梓情懷聞名天下。早在秦漢,寧波就開始與海外「文明對話」,開啟海上絲綢之路之先河。三國至西晉,浙江的越窯青瓷就從寧波銷往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印度的佛教和西方的「舶來品」也通過海路傳至寧波。唐長慶元年(821),明州(即寧波)遷至三江口後,興建州城、建造港口、官辦船場和杭甬運河,寧波一躍為我國重要港城,與廣州、揚州、交州合稱古代四大港口,日本遣唐使就是從寧波四次進入大唐。至宋代,寧波港名列我國三大國際貿易港之一,甬城的「浙海關」名列全國四大海關。我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通過海路大量銷往世界各地,寧波擔此重任,鑄就玉汝於成的偉績。1986年,寧波被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海運離不開船,寧波造船業歷史悠久。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獨木舟,證明7000年前寧波先人便開始造船和水上作業了。1976年從寧波鄞州區雲龍鎮出土的戰國羽人競渡紋銅鉞,說明2000年前越人就駕帆船下海了,那些刻有水波紋的古代青瓷,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物證。到唐宋,寧波已能建造萬斛噸位的船舶(史料記載:「萬斛舟」長20餘丈、載重500噸)。北宋時為拓展海外交流,朝廷在甬設立「市舶司」,如今三江口尚存「市舶司」(來安亭)和波斯巷遺址。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下旨在甬江出海口招寶山下建造兩艘「萬斛神舟」,從寧波直航高麗,受到萬人空巷「吹呼出迎」。

1998年啟動的水下考古,先後在寧波海域發現唐代龍舟、北宋海運沉船、南宋海運沉船、象山明代沉船和清代商貿沉船等5艘古船。2010年,寧波考古研究所公佈「海底寶藏圖」稱,浙東沿海有37處水下文化遺存,14處在寧波,出水文物兩千餘件。這些考古發掘都為寧波作為古代「海絲之路」始發港做出有力佐證。至今寧波仍保存東漢至清代海運遺存120餘處。勿寧說,寧波的「海絲之路」發端於漢唐、鼎盛於宋元、完善於明清!

上述遺存就分佈在寧波近海和三江兩岸。寧波府遷三江口後,「海絲之路」發祥地地位凸顯。鼓樓、天封塔、天寧寺塔、明州城和義門石甕城等20餘處古建,堪稱寧波對外開放歷史見證。筆者在甬城長大,從小對三江口和寧波港耳熟能詳。鼓樓和天封塔是古代寧波地標,我家就瀕臨鼓樓,天封塔則緊鄰我母校寧波二中,都是我日常涉足之地。鼓樓位於唐子城南門,史上曾是赫赫有名的「望海軍門(樓)」和「奉國軍門(樓)」,其拱門、樓閣、鐘樓記錄下寧波與「海絲之路」的關聯。高達51米的天封塔既是唐代明州城標杆,也是古代明州港航標,它對海上航行的貢獻不言而喻也!

甬城是多元文化匯通交融、海納百川的千年商埠,2001年寧波啟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實乃眾望所歸。如今其120處「海絲之路」文化遺存已有10餘項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數量之多、分佈之密、內涵之豐為古代港城所罕見。筆者每每驚艷於這些文化遺存,感歎古代寧波的海洋文明。我探訪過中山西路北側、建築面積近一萬平方米的永豐庫遺址,這個宋、元、明三代官辦倉儲和海上貿易大型倉庫,出土外銷瓷等珍貴文物800餘件,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海曙區余姚江南側的宋代漁浦門碼頭遺址,則被考古專家確認為古代國際碼頭,同樣令人刮目。

我曾多次遊覽建於西晉初期的寧波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它們均為印度佛教通過「海絲之路」傳至中國後所建。阿育王寺珍藏大量唐朝以來的海外文物,足見寧波與海外文化和宗教交流之豐碩。「東海佛國」天童寺擁有30餘幢、4萬平方米的古典建築,規模為東亞之翹楚,對東亞、尤其日本影響最大。保國寺大雄寶殿是中華古寺之典範,對東亞各國寺廟影響深遠。明代藏書樓天一閣,在世界古代藏書樓中首屈一指,其大量藏書正是通過「海絲之路」流傳海外。寧波先賢還以血肉之軀捍衛「海絲之路」。15世紀西方列強「東進」和倭寇侵擾,給「海絲」帶來嚴重傷害。寧波先民奮起抵抗,不惜付出鮮血和生命。我從明清時的衛所城、炮台、烽火台和兵器、盔甲等遺址遺存中,領略寧波先民保家衛國的神勇。

近百年來,包玉剛、董浩雲等「寧波幫」人士為「海絲之路」屢建新功。包玉剛(1918-1991)年輕時在上海從事金融,1949年在香港進軍航運業,1970年組建環球航運集團和環球國際金融,任董事會主席。鼎盛時其「海上王國」擁有商船210艘、總噸位2100萬噸,雄踞世界十大船王之首,被美國《財富》和《新聞週刊》譽為「海上霸主」。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之父董浩雲(1912-1982),早年加盟天津航運公司,後赴港闖蕩,開創中國和世界航運史的多個之最,享譽「現代鄭和」殊榮,登上「世界船王」寶座......他們為傳承「海絲之路」功名蓋世,也為香港回歸立下奇勳!寧波對「海絲之路」貢獻令其他港城難望其項背,亮點有三:一是時空跨度大。寧波的「海絲」蔓延千古、延伸全球,可謂源遠流長;二是遺存很完整。既有陸上遺址、又有出水文物,可謂內涵豐碩;三是古建存量多。鼓樓、天封塔、天一閣、報國寺等等,都是「海絲之路」活的樣辦,難怪習近平總書記稱讚寧波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

地處最具活力的「長江經濟帶」和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T形交匯處的寧波港,2016年貨物吞吐量達9.2億噸,為全球首個「9億噸」大港;今年前七個月吞吐量達6.04億噸,同比增長11.6%,繼續穩居全球第一大港之尊榮,被國際航運界稱為「寧波指數」。欣聞投資560億元的寧波港集疏運體系等20個重大項目新近簽約,寧波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企業和機構38家、與22個國家簽署一批重大項目。到2020年,寧波港相關產業將增值1500億元,服務企業將超2000家。今天,寧波這顆「東海明珠」正舉全市之力潛心打造「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中國中東歐投資貿易先行區和「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城市,真乃前程無量,筆者以詩致賀--

東風舞動東海浪,

春光輝映寧波港。

海絲之路越千古,

甬城新景勝天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