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9月13日期)句子本來就沒有主語,並不是語言環境或上下文把主語省去的,叫做無主句。無主句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A. 說明天象、氣候的句子,如︰
1.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左傳.僖公三年)
2. 庚辰,大雨雪。(左傳.隱公九年)
這類句子,由於心理的移轉作用,也可以把前面的時間詞認為主語。
B. 說明事物的存在、出現或消失的句子,如:
1. 有牽牛而過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2. 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然來。(禮記.檀弓)
3.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靈公)
4. 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價而沽諸?(論語.子罕)
5. 戶內一僧,對林一小陀......舟尾一小童。(宋起鳳,核工記)
6. 室靡棄物,家無閒人。(歸有光,先妣事略)
7. 時村中來一駝背巫。(聊齋.促織)
最後三例,由於心理的移轉作用,也可把前面的處所詞當作主語。
C. 泛論事理的句子,如:
1.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2.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3.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4. 求則得之,捨則失之。(孟子.告子上)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書籍簡介︰本書是華東師大已故教授史存直先生(1904-1994)的遺著,是作者晚年對文言語法的思考和總結。全書共十五章,從句法到詞法,以宏觀的語法學視角,對比現代漢語語法,系統地梳理語法要點、詳細地剖析傳統的文言語法系統,再輔以大量文言例句,清晰且簡明扼要地闡述文言文特有的語法規律。■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