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區區有遊情】四民俱備存隔閡 和平共存因務實

2017-10-04
■三門仔早前以「藍眼淚」聞名於世,亦是蜑家人聚居的村落。 資料圖片■三門仔早前以「藍眼淚」聞名於世,亦是蜑家人聚居的村落。 資料圖片

大埔,是香港少有四民俱備的社區,他們各有地域、族群龐大、人數眾多。香港四大民系,指的是本地、客家、蜑家、鶴佬,都是香港原住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雖然各族群文化不同、語言不通,造成不少隔閡,然而時間久了,四大民系卻能和平相處,究其原因,乃中國文化崇尚情義、務實開放。

大埔河的出口,本有一個叫元洲仔的小島,山上樹木蓊鬱,前為政務司官邸,現為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小島晶瑩,卻不易逝,猶如海上龍珠,散發閃閃燐光。

海邊靠岸,由黃宜坳一直到王肇枝中學,是鶴佬人聚居之地,在那裡他們建造了棚屋艇戶,從事捕魚摸蜆曬鹹魚等工作,生活艱苦。

為求平安,他們建立了大王爺廟;所謂廟,起初只是一塊簡陋的碑石,後來拜的人多了,香火鼎盛;於是,有五姓的鶴佬漁民發起募捐運動,促成建廟。廟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廟內壁畫,有一幅劉關張的「桃園結義」圖。

漁民救宋帝 海上結桃園

何以鶴佬人會繪此畫?相傳宋朝末年,宋帝昺逃難,沉船墮海,有幾個鶴佬漁民拯救了他;於是,皇上各賜他們一尊神像,其中三人就是五姓中鍾、石、徐的先祖。

上世紀70年代末,政府發展吐露港公路,把漁民輾轉遷徙到大元h去;大元h的元字,就是紀念他們來自元洲仔。如今,每逢大王爺誕、嫁女娶婦,鶴佬婦女仍會陸上扒龍舟,以示慶祝,不忘自身文化。

從大埔墟站乘坐74K巴士,不消半小時就到達三門仔,這裡是蜑家人聚居的村落;上世紀60年代,政府興建船灣淡水湖,把他們的船都遷移到這裡,建平房以作賠償。現今這裡仍然活現漁民的文化,四周是海灘、防波堤、小艇,漁民的口音隱約可辨,最令人感新鮮的是漁民的食物:用眉豆做餡料的鹹缽仔糕、茶粿、大苔白豆糖冬瓜(漁村糖水),清熱、解毒、潤肺,那是昔日漁民在日曬雨淋下飲用的。

蜑家文化其實並不封閉,如他們也學客家人做茶粿、跟本地人學做缽仔糕;甚至也拜鶴佬人的大王爺,也信奉基督教。

大埔多山,所謂「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大埔的山區村民,多在林村。林村,是個天然大山谷,村內多是客家人。

古廟供神位 得恩不忘本

林村中的放馬莆村,雖以許願樹著名,價值卻遠超於擲寶牒的吃喝玩樂。村內的文化中心是天后廟,當中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話說200多年前,村民建廟,由於經濟條件差,無法完成工程,正愁坐徬徨;剛有一對騎馬的鄧姓夫婦經過,他們看此情景,於是仗義助銀。廟成之日,村民欲以報答,但鄧氏夫婦卻不再前來,村民無以為報,只在右殿上供奉了鄧占一的神位以示其謝意。可見,客家人不忘本,得人花戴萬年香。

本地最有代表的非大埔頭鄧氏莫屬了,鄧氏在明朝時已在現今的汀角路天后廟建立墟市,當時是大埔的商業中心。後來,鄧氏與附近的村民在利益上起了衝突;泰亨村文氏聯同大埔七約包括林村,於19世紀末於對岸富善街建立了太和新墟市,與之分庭抗禮。

後來,鐵路建成,車站坐落在新墟市附近,舊墟遂沒落,如今只餘舊墟直街,和天后廟作為憑記。而所謂新墟,現今也有百年歷史了,只是,街市內文武廟依然香火鼎盛,廟內有一市秤,勾勒虓磽~童叟無欺,貨真價實。另外,在街市入口的富善街與崇德街交界,昔日的水井仍在,只是現今封了不用,在旁設立了井神,供人祀奉,或作緬懷。

大埔,是中國人的現實,衝突了又容易和好,兄弟何來隔夜仇?■松睿 退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