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氣候暖化遷移 港現蝴蝶新品種

2017-11-13
■斯米玳灰蝶■斯米玳灰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昨日公佈,首次在大嶼山沙螺灣發現斯米玳灰蝶(Deudorix smilis),其主要分佈在印度、泰國及馬來西亞等熱帶地方,而本港處於亞熱帶地區,以往未有相關紀錄。環保協進會行政總監邱榮光指,本港氣溫近年屢創新高,是次發現新品種蝴蝶,相信與氣候暖化有關。他續說,本港2,000多種原生植物,除了作為蝴蝶的寄主植物外,也可用作中草藥之用,故鳳園正式建立首個「生態草藥園」,望成為教育及科研園地。

鳳園在今年10月28日重陽節接報,在大嶼山沙螺灣發現未能辨認的蝴蝶品種,據鳳園蝴蝶保育區顧問委員潘瑞輝鑑定,確認是斯米玳灰蝶(Deudorix smilis)。

潘瑞輝指,斯米玳灰蝶屬中型灰蝶品種,翅膀有啡色及白色斑點,後翅有兩對翅尾,當中雌蝶偏好於寄主植物的果實產卵。他表示,該蝶幼蟲取食馬錢科植物亮葉馬錢(Stryhnos lucida),雖然香港並沒有亮葉馬錢,但有屬植物牛眼馬錢(Stryhnos angustiflora)及傘花馬錢(Strychnos umbellata),有機會令其在本港定居。

邱榮光表示,蝴蝶生態易受氣溫影響,而在全球暖化影響下,地球暖化1℃會令「等溫線」北移100哩,有研究發現歐洲的「等溫線」正每年以15公里向北移,可致物種北移,有機會令生態混亂,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他補充,在2015年鳳園發現的娜拉波灰蝶(Posotas nora),也是分佈於熱帶地區的北移品種,而今次的新發現亦佐證氣候改變會影響蝶種的分佈。

鳳園首設「生態草藥園」

除了發現新蝴蝶品種外,鳳園仿照風水林生態首設「生態草藥園」,佔地3萬平方呎,位於保育區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內,昨日舉行動土儀式。園內現時有60種至70種的中草藥植物,不但適合蝴蝶作寄主植物,亦可以予人類使用,如俗稱「牙刷花」的紫花香薷、被稱為「漆大姑」的毛果算盤子、豬屎豆等,未來打算種植200種至300種中草藥植物,下年年中左右打算對外開放作教育用途。

邱榮光表示,鳳園將復育農地及風水林,種植香港原生中草藥,為蝴蝶及其他生態建立生境,增加生物多樣性,期望草藥園能成為教育園地,讓市民親身體驗「人類、自然及土地」的風水林傳統智慧及環境生態緊連的關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