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新協定助港服務業拓東盟

2017-11-15

香港文匯報訊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員黃思華昨日發表報告指出,香港與東盟的自貿協定簽訂後,預期對雙方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投資均有不同程度的正面作用。其中服務業及投資將最能受惠。

首先,香港的服務業發展成熟,特別是專業服務業,例如金融、商業及管理顧問、公關、法律、建築和會計等行業在國際市場上較有優勢,是亞洲區內的主要服務輸出地。東盟成員國正積極推行經濟改革,香港企業可在東盟經濟升級轉型的過程中提供高增值服務,彼此互惠互利。

再者,東盟有6.35億人口,接近一半是30歲以下的青年,將會形成龐大的中產階層,其對旅遊及運輸服務的需求料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有潛質成為香港旅遊及運輸服務的重要客源。因此,新協定為香港服務業減少限制及提供更佳的市場准入,有助香港專業服務業開拓東盟市場。

強化港投資平台角色

其次,中國-東盟自貿區於2010年全面生效後,中國內地對東盟的投資增長呈現加速,內地製造業外移、基建輸出,以及國際資產配置是推動中國內地投資東盟的因素。由於香港有高效的金融市場、具國際視野的人才,以及實行簡單低稅制,香港過去一直是內地企業對外投資的首要平台。不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政策優惠減低了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投資平台的積極性,所以新協定將可縮短香港企業與內地企業在投資上的政策差異,強化香港作為中國內地與東盟之間的平台角色,帶動香港的對外投資流量。

增市場認識利港出口

至於貨物貿易,黃思華認為,香港產品出口佔整體對東盟出口約3%,2016年香港對東盟轉口貿易達2,559億港元,港產品出口東盟則僅79億港元,所以新協定對香港貨物出口的直接刺激作用相對較小。然而,自貿協議附有爭端解決機制,可減低協議一方採取貿易防衛措施的機會。同時,新協議可增加企業對雙方市場的認識,藉此帶動貨物貿易增長。另外,新協定特別提及經濟和技術合作章節,其內容是透過能力提升計劃和技術支援,提高自貿協定的效益;專業服務是這章節內的重點領域之一。事實上,展覽、宣傳和交流等合作項目是專業服務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香港企業可積極參與政府在經濟和技術合作舉辦的活動,從中發掘業務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