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蕭滋先生談到王世襄的弟子田家青對香港三聯書店出版《明式家具珍賞》有微言。
主要的癥結在於一開始包括作者王世襄、文物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三方面,對這本畫冊的市場都不持樂觀態度。
大家認為,這本書能夠出版,已是萬幸的事了。所以對作者的酬報也不看重。
後來,《明式家具珍賞》除出中文版,還出版了英、日、德、法、意大利文版,一紙風行。
我當時是主管版權室的。其中幾種外文版如英、德、法、意等版權,是經我手賣給上述國家的出版社的。
蕭滋先生提到,「《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是已故文物學者王世襄先生眾多的文物著作中最負盛名的兩部專著。這兩部著作由香港三聯書店先後於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九年出版中文版,暢銷港澳台及海外各地。其中《珍賞》還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簡體字版;還曾有台灣版。隨後兩書又先後譯成英文,並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珍賞》授權英、美、法、德等國出版社先後出版英、法、德等外文版,《研究》則出版了英文版。」
誠然,《明式家具珍賞》先後出售了多種外文版,因而揚威國際。從一九八一年開始,我們每年都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當時蕭滋先生決定把《明式家具珍賞》先翻譯成英文,然後製作英文假樣(Dummy),由我及助手攜帶到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向外國出版社兜售版權,是一個明智決定。
在一、二年間,我先後拜訪了英、日、法、德、意大利各大出版社,積極向他們推介這本好書。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是我們第一本打入意大利市場的香港出版物,蕭先生遺漏了,因為他沒有經手。
當時我請了兩個好朋友幫忙翻譯推介,一個是在德國波恩開書店和餐館的黃鳳祝博士,一個是華人法,他們兩人對德、法、意文化研究有素,我請他們牽線,並結識了上述國家大型出版商。
在上述多種文版的轉讓過程中,法文版的出版商最後不付給代製作費,我們還與其打了一場官司。
外文版的《明式家具珍賞》,並不是每一種都好銷,其中法文版也許因為出版商的推銷手法較保守,所以出現滯銷現象。
因此,出版商一直沒有依合同付款,後來我與助手親自到出版商的寫字樓交涉,均不得要領。最後,我請了出版我們的《歷代中國服飾研究》法文版的法國出版商幫手。
這位出版商的父親是法國大律師。大律師表示,官司打輸了,他不收費,打贏了他收百分之十五的貨款,十分合理。
結果這場官司打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官司的過程中,我還請了在巴黎開書店的潘立輝夫婦代我們做義務翻譯。
(《與蕭滋先生談出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