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是其中一所有份開辦應用學習中文的院校,提供「款待實務中文」課程。
任教的導師阮麗華指,課程每逢周六都會上4小時課,由於非華語生來自不同中學,各人中文水平亦有差異,故上課時偶爾會以英文輔助,同時利用角度扮演、小組討論等,鼓勵他們多講、多運用,令課堂更生動。
阮麗華表示,非華語生學中文的常見問題,在於詞彙不足,表達時不會用適當字詞,例如該課程涉及款待,課堂上有顧客投訴情境,學生表達時容易感到混亂,「要同顧客講『對唔住』,但書面語不知道要用『道歉』」,加上文化差異,中文文法不同,以及他們未有鞏固中文基礎及沒有中文語境,都可能影響學習進度。
港專語言通用教育學部課程主任(應用學習)簡威南補充,為讓非華語生在不同的中文語境學習,課程有安排不同的課外活動供參加。
其中該課程套用3個款待行業的語境,第一級至第三級分別涵蓋餐飲業、酒店業及顧客服務,因應不同級數而有不同的活動,如參觀咖啡店、酒店或酒店業工作坊,以及顧客服務相關講座及社區服務,以達到實用目標。■香港文匯報記者 溫仲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