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最新排名英美名校續居首 亞洲十強港遜內地日本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唐嘉瑤、柴婧)「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今日發佈第七屆「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來自各地的150所大學上榜,前列位置依舊由美國大學佔多數,而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亦有顯著進步。香港方面以科技大學表現最佳,較去年微升一級居全球第十二,穩佔亞洲第二,僅次於日本東京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雖然名次亦有提高,但排全球第七十位之後,不入亞洲十強,令香港較內地及日本於亞洲前十分佔4席及3席的表現遜色。
第七屆全球大學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排名由法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Emerging和歐洲招聘研究機構Trendence合作進行,訪問來自全球超過22個國家及地區,包括美國、中國、日本、英國等約6,000名招聘顧問與行政人員。受訪者根據其招聘經驗,投選他們認為可培養出最優秀畢業生的150所大學。
綜觀全球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實力,榜單前沿依然由美國及英國名校「換凳仔」。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蟬聯第一,哈佛大學則較去年升一位,位列第二,哥倫比亞大學則由第十二位躍升至今年第三位,第四位及第五位則為麻省理工學院及英國劍橋大學。
調查指,亞洲院校近年表現強勁,其中東京大學再次打入十大,列全球第九,其後為香港科大居第十二位,而北京大學則為亞洲第三、全球第十四。
港大中大 不入前十
在其他港校方面,港大及中大分別位列全球第七十一及第八十二,而城大則排第一百三十四位,較去年略升3位至6位。
不過,與亞洲其他地區相比卻未見突出,港大及中大只列亞洲第十二及第十四,不入前十。
反觀內地則有4所大學位列亞洲十強,包括北大、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清華大學;而日本亦有3校入亞洲前十,畢業生就業競爭實力強勁。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數據編輯Simon Baker表示,近年亞洲大學排名持續上升,尤其是內地、台灣和韓國等地;許多大學在培養畢業生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畢業生所獲得的技能,正是企業在數字革命中所需要的技能。大學已認識到在學生中灌輸團隊精神等軟技能的重要性,亦在學生畢業前已提供了足夠的接觸行業的機會。
經濟波動 影響就業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則表示,雖然香港和內地的大學生數量都較早年增加,但內地經濟情況較好,可以吸納大學畢業生,而香港近年經濟波動,直接影響到學生就業。
她續指,香港和內地的關係愈來愈緊密,而有些大學生對內地持消極看法,甚至表現抗拒,這意味着他們放棄了很多發展機會。
質素不錯 語言不佳
周綺萍認為,香港排名較靠前的幾間大學畢業生質素不錯,但整體而言,香港大學生在軟實力、語言等方面表現不甚理想,有時亦不願意加班、出差等,或都會影響就業競爭力。
香港科大校長陳繁昌表示,對科大畢業生長期獲評為環球人力市場中最具競爭力及最受歡迎的僱員之列深感驕傲,認為這是對畢業生個人素質及工作能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