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氣候峰會再開 各地戮力減排

2017-11-21
■於德國波恩舉行的第二十三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3)。 網上圖片■於德國波恩舉行的第二十三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3)。 網上圖片

-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巴黎協定》簽訂兩周年,法國政府計劃於下月再次在巴黎舉辦氣候峰會;11月初,德國波恩也舉行了第二十三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3),約200個簽署該協定的政府代表參加。《巴黎協定》被稱為首個真正的全球氣候協議,比《京都議定書》包含了更多國家及地區。發達國家更願意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進一步推動各國減排的決心,但其整體成效因最近美國宣佈退出而備受質疑。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

表一:累積溫室氣體排放量百分比(1990年至2011年)

國家/組織 佔全球排放量百分比

美國     16%

中國     15%

歐盟     12%

俄羅斯    6%

巴西     5%

印尼     4%

印度     4%

日本     3%

加拿大    2%

墨西哥    2%

表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按國家或地區所在區域分類)

區域                 1973年 2014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或地區 66.6%  36.6%

非洲                 1.8%  3.4%

美洲                 2.5%  3.6%

亞洲                 8.7%  40.0%

歐亞                 15.9%  7.6%

中東                 0.8%  5.3%

表三:1973年及2014年能源供應比例(按燃料分類)

全球   1973年 2014年

煤    24.5%  28.6%

石油   46.2%  31.3%

天然氣  16.0%  21.2%

核能   0.9%  4.8%

水能   1.8%  2.4%

生物能  10.5%  10.3%

其他#   0.1%  1.4%

#註:其他燃料包括地熱能、太陽能、風能等。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有關香港「地球一小時」討論

市民A:「地球一小時2016」活動對改善氣候變化毫無幫助,參加者關掉照明系統一小時只能省下很少電量。再者,商舖、公司和巿民也因為響應這次活動而失去一小時的照明,對他們的運作和生活構成不便。

市民B:我不同意,「地球一小時2016」很有意思。我認為這次活動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步。這對省電的實際效用的確不大,但能喚起社會大眾關注氣候變化的意識,讓他們自發地在日常生活中節省能源。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有關「生物燃料」討論

建明:這個星期上通識教育課要討論應否發展生物燃料,你有沒有看過什麼資料?

子軒:有,生物燃料是可再生能源,國際能源署曾指出生物燃料能滿足世界對能源的需求,不但有助平衡國際石油巿場,更能紓緩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建明:但根據《科學》雜誌的研究報告指出,開發生物燃料反而加速氣候變暖,尤其是利用玉米、大豆來提煉燃料,更會引起嚴重的問題。

子軒:那豈不是與發展生物燃料的原意背道而馳?

建明:不但如此,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表的報告指出,糧食漲價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全球危機,而生物燃料更是加速食品價格上漲的原因。為發展生物燃料,世界飢餓人口將增加接近一倍。

子軒:不過,我認為人口不斷上升才是導致糧食短缺的主因呢。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根據資料A,描述及解釋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供應比例的趨勢。

(b)有人認為,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意識比發展生物燃料更能有助改善氣候變化問題。試參考資料和就你所知,解釋這個說法。

全球化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歐洲難民潮起源

由於敘利亞、伊拉克等中東國家,以及一些北非國家內戰持續,令數以百萬計的難民為逃避戰火,離開家園湧入歐洲。地中海接二連三發生偷渡船沉沒的慘劇,加上敘利亞3歲小難民伏屍土耳其沙灘的照片震撼全球,令國際社會開始關注歐洲難民問題。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部分歐洲國家接收難民數字(2015年)

國家  接收的難民數目

芬蘭   32,345

西班牙  14,780

瑞典   162,450

法國   76,165

挪威   31,110

德國   476,510

希臘   13,205

瑞士   39,445

英國   40,460

匈牙利  177,135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紐約宣言》簡介

2016年9月,聯合國首次召開難民高峰會,193國家的領袖和代表通過《紐約宣言》。宣言承諾保障難民的權利,為難民提供教育和就業機會,支援接收難民的國家,制訂措施應對各國社會對難民的抗拒情緒等。

此外,各國將推動建立一個多方參與的應對難民問題框架,以及在2018年訂立一份「安全有序」的全球移民契約。不過,有關注團體批評《宣言》只是提出一些抽象的概念,且缺乏約束力,成效存疑。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D:各界對歐洲接收難民看法

各界代表   看法

西歐政府官員 大量移民可緩解國內勞工短缺的問題,但我們也擔心恐怖分子混入其中,發動襲擊,影響國家安全。

東歐政府官員 自歐債危機後,國家經濟下滑,接收大量難民,不但會大大增加政府的經濟負擔,而且國民都擔心難民會分薄他們的社會福利,我們對接收政策要慎重考慮。 

國際非政府組織代表 各國應履行人道義務,在有能力的時候盡量接收難民。歐洲各國為難民設限額,是自私的做法。

中東難民 戰爭和貧困迫使我們離開家園。我們也有生存的權利,希望發達國家不要因為宗教信仰或身份問題而歧視,阻止我們入境。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參考資料,在應對歐洲難民一事上可能會引來哪些持份者之間的衝突?試加以解釋。

(b)「全球管治未能有效地處理歐洲難民等重大國際事件。」你在什麼程度上同意這說法?試加以解釋。

全球化+公共衛生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有關世界衛生組織職能評價

世界衛生組織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衛生組織,主要工作是協調各國在疾病防控上的交流和合作,但其決議並沒有約束力,沒有權力迫使各國執行有關規定。

有人認為,國際合作只是徒具形式,實際效用不大,例如世衛未能改變西非落後地區民眾的傳統文化,加速了伊波拉病毒在當地蔓延。

也有人反駁指,雖然世衛難以改變個別地方的固有問題,但也能夠聯合各國領袖關注全球性傳染病危機,例如在過去的中東呼吸綜合症、寨卡病毒感染等事件,世衛都能夠加強各地的交流,化解危機。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近年主要全球性傳染病

1.中東呼吸綜合症

中東呼吸綜合症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在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發現,並迅即在中東地區大爆發。截至2016年11月,全球有1,862名患者,當中649人死亡。現時仍未完全確定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傳播途徑,可能透過接觸動物(尤其是駱駝)、環境或確診病人(如在醫院內)傳染。

2.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或人類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體液而傳播,人類受感染後的平均病死率約為50%。2016年初,疫情才大致受控制,是次爆發最終導致超過28,000人受感染,超過11,000人死亡。

3.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是一種由寨卡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病毒主要透過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由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呈報出現寨卡病毒感染個案,其中28地區出現了嬰兒小頭症及神經系統病變。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各方對西非三國就伊波拉

病毒捐款數字一覽

捐款者    捐款數字

世衛     2億美元

歐盟     1.8億美元

美國     1.1億美元

非洲開發銀行 6,000萬美元

蓋茨基金   5,000萬美元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世衛充分發揮角色,有效防止傳染病蔓延全球。」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b)全球化為全球傳染病防控工作可能帶來哪些影響?試指出4個,並加以解釋。

【總結】

國際能源署指出,生物燃料能滿足世界對能源的需求,有助平衡國際石油巿場,且是環保能源,可紓緩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面對人類對能源需求不斷上升,在能源短缺、油價上升的情況下,生物燃料可解決人類對化石燃料的需求。

然而,開發生物燃料有可能加速氣候變暖,尤其利用玉米、大豆發展,引起的問題更為受人關注。當全球對生物燃料的需求上升,農產品的價格被抬高,促使部分農民轉為種植可提煉為生物燃料的農作物,將草原、沼澤和森林改變為農地,大量砍伐樹木,干擾碳循環,反而使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不降反升。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也指出,糧食漲價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全球危機。

【延伸閱讀】

1. 《敘加入〈巴黎協定〉 美成獨孤精》,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11/09/GJ1711090011.htm

2. 《默克爾讓步 年限20萬難民》,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10/10/GJ1710100007.htm

3. 《抗藥惡菌威脅全球 世衛籲各國撥資源》,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9/21/GJ1709210007.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