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千億新抱」李徐子淇 (Cathy)身為香港救助兒童會贊助人,最近與三名子女到了老撾探訪,藉此希望大眾更加關注在東南亞最被邊緣化的兒童之苦況。他們探訪了位處鄉郊地區的小學、流動診所以及醫院。三名子女看見當地學生由於沒有錢買玩具,一齊利用水樽、樽蓋和小氣球自製成玩具車。他們更舉行模擬賽車比賽,帶來很多歡笑聲。
李徐子淇表示:「今次到訪老撾,對我和我的子女來說是一次充滿意義的經歷。我們有機會親眼目睹救助兒童會在當地的工作情況和成果,確切地了解到我們各個項目如何幫助生活於老撾最被邊緣化及最窮困的兒童,讓他們得到保護、教育以及醫療服務。」對於Cathy的子女,包括Leanna(10歲)、Hayley(8歲)及Triston(6歲)而言,今次探訪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老撾小朋友的熱情款待,他們樂天的性格,以及無限的創意。他們探訪位於Namkha地區的一間小學時,就看見當地學生由於沒有錢買玩具,於是利用水樽、樽蓋和小氣球自製成玩具車,更舉行模擬賽車比賽,其間歡笑聲不斷。
子女學會更懂珍惜
Leanna說:「這次老撾之旅對我來說十分重要,我希望將來能夠幫助這些小朋友。他們在學校作了很多準備來歡迎我們。我看到他們因設施不足,要自製一些臨時水龍頭洗手,不像我們那般方便,我學會了更加珍惜。」Leanna、Hayley和Triston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畫畫。Hayley說︰「學校只有三位老師,所有年紀的小朋友都會一同上課,無分班級。雖然我們不懂他們的語言,但和他們一起看圖畫,我們也很高興。」這真正是突破語言隔閡的文化交流。
Cathy表示:「望着當地小學生和我自己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和畫畫,我感動得差點落淚。與香港同齡的兒童相比,老撾兒童的身型明顯細小得多。他們顯然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教育和醫療服務。據了解,一些小女孩,有的甚至只得十歲,在沒有得到她們的同意下,被迫停學結婚,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救助兒童會致力打破不良的傳統做法,令我引以為傲。對於女孩而言,我們會重點增加她們的社會資本、讓她們接受教育,並於朋輩間建立起安全網;至於男孩及男士,我們則積極解決當地在性別方面約定俗成的規範。」
港首辦兒童愛衣日
Cathy亦曾探訪了位於Nambak地區的轉介醫院。流動診所以及地區醫院均為救助兒童會全面的基礎醫療項目的其中一部分,致力改善鄉郊地區的母嬰健康。Cathy分享道:「探訪醫院時我感觸良多,我親眼目睹了兩名嬰兒出生,亦看到一名孕婦於懷孕晚期流產的悲劇,令人心痛。救助兒童會與社區和鄉村的領導合作,教育年輕母親在懷孕期間如何照顧自己,以及在醫院分娩的重要性。老撾很多婦女都會嘗試自行在家中分娩而導致意外。我們的工作相當重要。」
聖誕節快將來臨,Cathy呼籲大眾支持救助兒童會於本星期五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兒童愛衣日」。邀請每一名參加的朋友慷慨捐助 $50 (幼稚園學童、小學生及中學生則只需捐款$20),將改變及救助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兒童的生命。有關「兒童愛衣日」詳情及報名,可參閱:ChristmasJumperDay.org.hk了解這項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