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特稿】宜居鄉村 科學種養

2017-12-27

「前幾年,這裡的農房還是破舊不堪,街上垃圾遍地。經過環境整治後,硬化路通到家家戶戶。」經歷了從髒亂到宜居的變化,河南省永城市新農村辦主任李世軍深有感觸地說,「如今,村裡綠樹成蔭,庭院乾淨整潔,老百姓的笑臉也多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推力,是各地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強支農惠農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有了長足進步。

五年來,農業發展也更「綠」了。曾幾何時,種地就是「大水大肥」、「下猛藥」。可如今,如果去田間地頭轉轉就會發現,殺蟲燈、粘蟲板、水肥一體的滴灌系統越來越常見。

在養殖業,用科技手段讓畜禽糞污「變廢為寶」,加工成有機肥或是用來發電、生產沼氣,已經是規模化養殖戶和企業的通行辦法。安徽宿州市埇橋區順河鄉後湖村的養豬大戶徐永生就是其中之一。

發展節水農業 提高資源利用率

「幾年前,一到夏季蒼蠅就亂飛。」他說,「如今,應用沼氣技術,將糞污全部變成了沼液沼渣,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種養結合、沼液沼渣還田還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效益。」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幾年來,各地通過控量提效,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已從1998年的0.4提高到0.52。

在化肥、農藥使用方面,通過減量替代,推廣測土配方技術,2016年全國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長;通過減量控害,加強綠色防控,全國農藥施用量保持零增長。 ■新華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