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話你知】曹洞宗「行解相應」

2017-12-28
■養立法師坦言,佛教「上報四重恩」,有一重是報國家恩,成為一個佛門皈依者的前提是愛國;自己是根正苗紅的「紅三代」,骨血裡就有家國情懷的概念。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逍  攝■養立法師坦言,佛教「上報四重恩」,有一重是報國家恩,成為一個佛門皈依者的前提是愛國;自己是根正苗紅的「紅三代」,骨血裡就有家國情懷的概念。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逍 攝

曹洞宗,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由於良價禪師在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的洞山創宗,其弟子本寂在宜黃吉水(今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曹山)的曹山寺傳禪,故後世稱為曹洞宗。

禪宗南宗在唐朝後期傳播迅速,並發展成為禪宗的主流,到唐末五代時期,派生五個流派: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統稱禪門五宗,或稱禪門五家。五家當中流傳時間長、影響較為深遠的是臨濟宗和曹洞宗。

臨濟宗以「棒」、「喝」見稱,其施教方式偏重於行動上的開導,較為活潑、生動;曹洞宗則以「回互」著稱,施教方式是「行解相應」,精耕細作,態度較為穩健、綿密,不僅具有哲學的辯證精神,且體現出禪宗對儒道兩家思想的融攝。

曹洞宗的宗脈如下: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嚴 --雲岩曇晟--洞山良價--曹山本寂。 ■百度百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