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跑練習互勉交流 傷健更顯共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健文)不少人以為跑步是一個人的運動,但其實大家如能相互同行、結伴而跑,所發揮的能量可以很大。香港城市大學師生將與教導輕中度智障學童的天保民學校學生,攜手出戰即將舉行的渣打香港馬拉松,雙方透過伴跑練習,互相學習和勉勵,在過程中彼此都有很大得着,更能達至傷健共融。
渣馬將於本月21日舉行,城大14名師生將夥拍天保民的14名學生及舊生,一同參加十公里賽事。城大代表團籌委會聯席主席周日光、天保民校長陳雅麗,城大跑手阮永豐與王俊康,以及他們的拍檔、天保民學生萬卓文及陳樂男昨日與傳媒會面,分享他們參賽前的感受。
跑步增交流 易完成目標
周日光表示,城大已是第十一年出戰渣馬,為將運動的精神伸延至社區,令社區更團結,他們今年與天保民合作,由城大師生與天保民學生配對成14組參賽,在練習及比賽時可彼此交流,互相激勵,更易達到完成賽事的目標。
他解釋,特殊學生跑步時易受身邊人事影響,容易分心,亦不時因疲累而失去動力,中途放棄,如果有人伴跑,可以及時提醒及給予鼓勵,大家有好的節奏,一起完成跑程。他又指,表面上好像是他們幫助特殊學生,但其實他們的學生亦有裨益,因可感受到自己如何幫助別人,未來亦會對社會作出貢獻。
陳雅麗表示,學校已是第八次參加渣馬,認為跑步運動對學生來說較易掌握,且既可鍛煉出良好體魄,其間與同學及伴跑的哥哥姐姐有更多交流,可加強他們的社交能力,此外亦能透過訓練及比賽,提升同學們的自信心和毅力,去應付未來的挑戰。
22歲的阮永豐和20歲的王俊康分別是城大商業及管理學系四年級及二年級學生,兩人均是校內運動健將,盼可藉着參與今次活動,利用運動幫助他人。他們不約而同表示,當跑到一個位感到疲倦,會欠缺動力去完成跑程,但如有拍檔一起跑,大家可互相擊掌鼓勵,成為彼此的支柱,會有更大推動力繼續前進,完成目標時間。
同樣就讀中六的萬卓文(18歲)及陳樂男(17歲),今次分別夥拍阮永豐和王俊康參賽。他們於2014年已是天保民長跑隊成員,分別參加了4年及3年香港特殊馬拉松三公里賽事。萬卓文更於去年的賽事中,獲得少年組第五名。
萬卓文說,他一直有參與田徑活動,今次為吸取經驗,挑戰十公里賽事,期望可以超越以往自己做出的時間。
智障生愛跑步 做事更有耐性
陳樂男則坦言,以往不喜歡跑步,易心急也易放棄,現在愛上跑步後,做事更有心機和耐性,目標是要完成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