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萬象靈犀】南水北調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鄭州博物館開展

2018-01-11
■展廳圖片■展廳圖片

日前,由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市文物局主辦的「長渠綴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在鄭州博物館開展。

河南省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所經線路最長、涉及面積最大的省份,為保證工程進度,河南省組織人力物力在工程沿線369處文物點進行了為期10年的文物考古發掘,搶救出土10萬餘件珍貴文物,再次彰顯出河南作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名實相符,鄭州更是居於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核心位置。此次展覽按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由南而北的流向,對庫區及幹渠沿線南陽、平頂山、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安陽等8個地市的出土文物進行集中展出,展出文物近萬件,帶領觀眾探尋南水北調工程背後的「文物王國」。

鄭州地處「天地之中」,歷代為中華民族腹心重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幹渠在鄭州流經的區域,發現的古遺址、古墓葬極為豐富。從8,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聚落,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遺址,從與東虢相關的兩周古城到戰國韓國的韓王陵墓,重要發現連續不斷。值得一提的是,展出文物很多來自「明星遺址」,如新鄭唐戶史前聚落、滎陽關帝廟商代遺址、滎陽娘娘寨西周古城、新鄭胡莊韓國王陵、鶴壁劉莊先商墓地、安陽固岸東魏北齊墓地,這些考古發掘均曾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紅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