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深處的重慶秀山縣洪安鎮貴措村,村民張敏家的小店乾淨整潔,佔地面積不大,卻有着不少意想不到的功能。
小店名為「武陵生活館」。前來送貨的村民們手裡拿着土雞蛋、臍橙、臘肉等「土貨」,圍滿了這家小店。
張敏仔細地把這些「土貨」收撿起來,檢查品質,貼上二維碼後,再放入包裝箱中,裝上物流車後發往縣城的電商倉庫,再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
「村裡70多戶農民和我簽了網上銷售的合同,每年要採購2萬多枚土雞蛋、20多萬斤臍橙。」張敏說,村民們的「土貨」通過電商銷售,價格高而且方便,店主則通過提取佣金獲得利潤。
組建農村物流「雲智速遞」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秀山縣,位於重慶、貴州、湖南三省市交界處。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即是以秀山為原型所著。
如今,互聯網的春風也吹到了這座昔日被重山阻隔的「邊城」。秀山縣也「搖身一變」成為電商雲集、物流集散的區域中心。
像張敏的小店一樣的「武陵生活館」共有233家,已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它們承擔着讓「土貨變網貨」的功能。土雞蛋、柑橘等農產品,依託「武陵生活館」匯聚到縣城電商倉庫,再通過快遞發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在山高谷深的秀山縣,物流成本高昂曾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障礙。2013年,秀山縣組建專注農村物流的企業「雲智速遞」,整合80多家物流快遞企業,共同建設「電商物流分發中心」。
「通過合理分工、接力快遞,讓秀山縣每年能節約1億多元(人民幣,下同)物流成本。」「雲智速遞」負責人車玉昕說。
掃二維碼看農產品品質
過去,農產品因為品質不穩定而讓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時有所顧慮。「現在,掏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土貨」生長環境、聯繫方式等,發生品質問題,也能追責。」秀山縣委書記王傑說,秀山已獲認證的土雞、茶葉等特色農產品電商基地108家,供應點3,600多個。
在秀山縣的網商孵化園,譚邦森的巴谷鮮商貿公司一年網上交易額已突破3,000萬元。最近,正值白皮柚銷售旺季,譚邦森忙得不可開交。
「能不能多採購一些柚子?我這邊又賣斷貨了......」譚邦森一邊忙着指揮工人裝箱發貨,一邊打電話向「武陵生活館」簽約店主催貨,要求加大產品採購量。
目前,秀山縣已聚集電商企業180多家,它們與「武陵生活館」合作,構成了「農產品電商」的順暢通道,日均銷量3萬多單,年交易額近70億元。
直播銷售供不應求
現場割蜂蜜、山坡上捉土雞......網絡直播銷售,原汁原味地展示着「土貨」的價值,也造就了不少「土貨網紅」。
在清溪鎮太平村,蜜柚成熟後,農村電商企業一邊網絡直播採摘過程一邊叫賣。村民曾慶洲家的3,000多個蜜柚,不到4個小時就銷售一空。
太平村300多戶村民自從搭上電商「快車」,生活就與互聯網分不開了。曾慶洲這樣能吃苦、懂技術的農民,負責農產品種植;頭腦靈活的年輕人,經統一培訓後負責網上銷售;而網貨分揀、打包等工作主要由家庭主婦負責......
「農村電商的網絡交易大數據,讓農業從『 種什麼賣什麼』變成『 要什麼種什麼』。」秀山縣物流園區管委會主任楊小民說,農村電商讓農民們的市場嗅覺更靈敏,讓農民生產與市場需求「零距離」對接,正在改變着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新華社記者栗建昌、李松、趙宇飛 重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