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婉玲)HIT旗下的青衣九號貨櫃碼頭(北)的吊機遙距操作及貨櫃箱自動堆疊系統昨舉行啟動典禮,成為全港首個在貨櫃堆場全面以遙距方式操作輪胎式龍門架吊機,以及實施貨櫃箱自動堆疊的貨櫃碼頭。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工程部總經理黃力衡表示,為期5年的技術提升項目總投資額為20億元。
改善工作環境 減碳排增產力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在啟動禮上表示,吊機遙距操作及貨櫃箱自動堆疊系統為每一部吊機配備合共58個監察鏡頭及感應器,確保準繩操作,進一步改善堆場作業的工業安全。全新的遙距操作系統配合貨櫃碼頭的數據庫,編排貨櫃箱最佳堆放位置與堆疊組合,操作效率及生產力比純人手操作提升達20%。落實遙距操作系統帶來四點好處,分別是改善吊機操作員的工作環境、加強工業安全、提升操作效率和生產力,以及減低碳排放,改善貨櫃碼頭環境。
操作部總經理甯福基表示,採用遙距操作技術之後,可以由以往平均每小時移動12個貨櫃箱,增加至現時的14個至15個貨櫃箱。估計葵涌6號貨櫃碼頭其中12部軌道式吊機車在未來兩年內可改為遙距操作。
嚴磊輝稱,香港貨櫃碼頭業過去數年面對不少挑戰,包括經歷世界經濟低潮、行業人手青黃不接,以及貨運量減少等;今次遙距系統落成啟用,將有助改善貨櫃碼頭整體操作效率,提升香港貨櫃港的整體競爭力,保持香港作為主要中轉港的地位。
紓緩人手不足 增港口競爭力
他又指,藉着先進的電腦系統配置,從貨櫃車起卸貨櫃箱的工作,已由人手於吊機上操控遷移至室內,吊機操作員的工作環境就如辦公室一樣,得到大大改善。公司未來將透過推廣及專業培訓,吸引更多新血加入,紓緩貨櫃碼頭業人手不足的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李頌恩致辭時表示,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引入的遙距操作系統不單提升碼頭運作效率,亦有助增強香港的港口競爭優勢。政府會繼續擔任促進者的角色,冀盡快推出6幅共18公頃的港口後勤用地予葵青貨櫃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