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昨日紀】阿常

2018-02-05
■哈爾濱餃子花樣多多。  網上圖片■哈爾濱餃子花樣多多。 網上圖片

陶然

在北京上大學的時候,交通還沒有現在這樣方便,而哈爾濱雖然距北京不算太遠,可在我當時的印象中,是不近的地方。到底為什麼有這種印象,我也不甚清楚。

倒是當時公映的彩色紀錄片《哈爾濱之夏》,讓我印象深刻,而且嚮往。那時,外號「阿常」的哈爾濱同學甯德常,暑假回去探親,我曾經半開玩笑試探:我跟你去哈爾濱吧!他當時笑笑說,請你是人情,不請你是道理。我愣了一下,急忙連消帶打後撤。二零一五年八月,竟然有機會飛哈爾濱開會,見到阿常和從大慶趕來會合的治政,幾近半個世紀重逢,甚是激動。說起當年的話語,阿常驚異地說,啊?他懷疑自己當時有那麼高的水準嗎?大家嘻嘻哈哈也就盡付笑談中去了。

我們三人幾度歡笑,幾度暢聚,阿常和治政還帶荍琚A去吃餃子,並叫上哈爾濱甜酒,三人盡訴心中別離情。哈爾濱餃子,花樣之多,是我所沒見識過的。餃子雖然好吃,但我們最珍惜的,還是那千山萬水隔不斷的同學情誼。

阿常堪稱是我們班的美男子,高而挺直。哈爾濱是出男芭蕾舞演員的地方,聽說少年阿常也曾經被召去試當芭蕾舞演員,可是面試時,雙腿不能完全併攏,終被放棄。但也足可證明,他的條件是很不錯的。記得上學時有一次聊天,聊起夏天在哈爾濱太陽島游泳,人山人海,突然有女人大叫,說一個男人非禮她,那人不屑地說,我把女朋友叫來,比比看誰漂亮!我還用非禮她?聽了這個故事,我暗想,我又不在場,誰是誰非,真是清官難斷家庭事了。

阿常為什麼有這個外號?應該是他個子高,加上他大名又有個「常」字。但我還有另外的想法:當時上現代文學課,講魯迅散文,提到保母「長媽媽」,加上他手長腳長,名字又有個常字,於是也就附會成「阿常」了。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北京郊區潭柘寺,好像還有鷲峰玩。鷲峰只是好奇,只看了一眼,潭柘寺倒去逛了一下,好像還巧遇我三姐,至於細節,還真不記得了。哈爾濱與阿常重逢,他還提起說,我姐姐帶的印尼食物真好吃。我倒是忘記是什麼食物了,大概是印尼糕點吧,我心想。

那回重逢,他還是當年青b年華的模樣,不論和治政一起逛遠東最大的東正教堂......索菲亞教堂時,還是去教堂附近的亞洲最長的步行街,「中央大街」時,他都緊緊地握住我的手,似乎生怕我走失在人流中,讓我感動無比。他告訴我,這個始建於一八九八年的大街,一九二四年由俄羅斯工程師監工完成。阿常說,當時一塊銀元一塊磚呀!難怪至今依然堅實如故。

這時,毛毛細雨從天而降,打亂了我們原本想要沿茬o條街走到松花江畔的計劃,只得去避雨。晚餐後,雨還是下個不停,阿常和治政帶我到馬迭爾酒店下面的冷飲店,他們說,來哈爾濱不能不嚐嚐著名的馬迭爾冰棒。

臨離去那晚,阿常和治政特意到我住處陪我,聯床夜聊,說不完的話,不知夜之既深。次晨,他們送我上小車,臨別前,阿常和治政惋惜地說,可惜時間短了些,不然可以帶你去看更多的東西!

是的。即使他不說,我也明白。但時光催人,終須離去,我見到車窗外,他們揮手的影子,車子漸漸遠去,我的眼前模糊一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