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朗文)粵港澳大灣區將成港人發展甚至是安居之所,民建聯提出在珠海、中山及惠州等地興建「香港村」,提供住屋及社區設施,又建議香港在大灣區開辦醫院、健康養老中心等,以及透過政策保障香港長者在大灣區安享晚年。
民建聯建議在鄰近香港的廣東省城市,如珠海、中山及惠州等設立多個「香港村」,興建大量房屋予港人居住,並提供相關社區及休閒設施,例如商場、街市、戲院、圖書館、醫院、公園及泳池等,同時建設接駁交通網絡,以便利居民往來「香港村」和其他地區。
梁志祥:助港解住難
梁志祥解釋,建議是借鏡澳門租借珠海橫琴而得以發展,指香港面臨房屋問題,而港人也並非對在內地居住完全沒有興趣,目前就有20萬港人在內地工作,兩萬多港人在內地安老,而內地規劃及建屋方面比香港快,如「香港村」可落實,將可加快處理香港房屋問題,加上高鐵香港段即將通車,如實施「一地兩檢」將更便利港人往返粵港兩地。
針對在內地安老的香港長者之需要,民建聯提出支持港澳在大灣區開辦醫院、健康養老中心等項目,為香港長者提供安老保健服務,同時希望中央推出相關政策,在監管服務收費、專業技術和醫德方面保障香港長者。
他們並建議推出政策及財政優惠,協助發展智慧安老服務,如配合香港推行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同時,該黨認為應統一在公共交通工具及旅遊景點,為香港長者提供與內地長者同樣優惠。
放寬跨境車來往港珠
港珠澳大橋是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動力。民建聯建議放寬粵港跨境私家車配額制度,允許在珠海居住、就業的港人申請該類車牌,長遠可探討香港私家車無限額進入廣東省的可行性,另外可在珠海口岸實施「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政策,採取「一次辦理、多次使用」模式,例如在入境前24小時申請,有效期為3年。
在大灣區發展多項產業方面,民建聯亦提出多項倡議。創新科技方面,該黨提出協調官、產、學、研合作,將大灣區發展成智慧城市群,並在區內成立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同時應研究免除來自香港的原材料、設備和中間產品等的入口關稅,以降低研發等成本。
在旅遊業方面,他們建議放寬國際旅客144小時過境內地免簽的規定,如倍增至288小時,以吸引更多旅客訪港,體驗「一程多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