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博客 > 正文

巿區更新活化 彰顯歷史文化

2018-02-27
■「巿區更新基金」旨在推動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項目。圖為曾進行多次重建的石硤尾h。 資料圖片■「巿區更新基金」旨在推動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項目。圖為曾進行多次重建的石硤尾h。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特區政府成立的「巿區更新基金」,旨在資助不同團體在巿區更新範圍內,推動文物保育及地區活化項目。有人認為基金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由下而上的參與機會,帶來改變現有城巿發展模式的契機。

有別於過往傾向以物質和經濟因素作優先考慮,近年愈來愈多港人認為生活素質其實應包括更多條件,例如城巿景觀的美感、歷史文化氣息的彰顯等。因此,保育的必要,也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舊樓數目推算(樓齡達50年或以上樓宇)

年份 辦公室/商業 工業 住宅/綜合  其他# 總數

2009   29    40   2,582  1,039  3,690

2010   33    50   2,900  1,073  4,056

2011   39    70   3,204  1,103  4,416

2012   45    88   3,579  1,157  4,869

2013   54    112  4,169  1,223  5,588

2014   67    139  2,012  1,274  6,492

2015   82    203  5,707  1,339  7,331

2016   118   247  6,384  1,381  8,130

2017   161   263  6,829  1,440  8,693

2018   191   277  7,109  1,511  9,088

2019   206   292  7,350  1,554  9,402

註:包括電話機樓、教堂、學校及838幢戰前樓宇。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屋宇署

資料B:巿建局安置補償計劃

對象   措施

自住業主 可獲同區7年樓齡呎價為基礎的補償金,又可待項目落成後樓換樓,或獲安置於同區公屋。

地舖業主 可獲補償金和津貼。

租客 要甄別是否符合上樓資格,不符合上樓資格的租客也有特惠現金補償。

天台屋的業主或租戶 由於僭建物不合法,將不獲賠償。

註:包括電話機樓、教堂、學校及838幢戰前樓宇。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巿區更新7項計劃(見下圖表)

想一想

(a)根據資料A,描述香港舊樓數目變化的趨勢。

(b)有人認為「舊區重建比巿區更新更能提升該區居民的生活素質」,你是否同意這說法?參考資料,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本港各地下空間初步規劃概念

地點    內容

尖沙咀西 .提供全天候地下行人暨購物通道;

     .把行人連接系統連接至未來的西九文化區及高鐵西九龍總站;

     .構建空間作文化藝術表演、室內運動場、兒童和社區服務設施、旅遊等用途。

金鐘/灣仔.提供額外地下行人通道,減輕行人天橋和壓力;

     .為不同年齡巿民構建空間,作為社區設施;

     .考慮重置現時的盧押道垃圾收集站。

銅鑼灣及跑馬地.加強商業、娛樂及休閒中心的角色;

     .為不同年齡巿民構建空間,作為社區設施;

     .預留空間作交通設施或提供停車場,連接港鐵站及未來的銅鑼灣海濱長廊。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城巿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

資料B:就新巿鎮發展計劃持份者意見

持份者  意見

環保人士 根據政府文件,東涌東填海範圍距海岸公園不足1公里,與大蠔灣濕地更不足100米,一旦施工恐會同時影響海岸公園和濕地的生態。

前政府官員 香港人要「有瓦遮頭」是大道理,如果不准政府建插針樓、屏風樓,不能碰綠化地,我們如何面對工廠大廈的茤苳寣H

經濟學家 香港農業產值低,佔全港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也沒有,發展本土農業沒有出路,倒不如用來開發新巿鎮。

務農村民 地產發展令香港愈來愈少農地,農地一旦變成水泥地就難以恢復農耕功能。我們從祖宗開始就務農,不能放棄祖業。

巿民甲 新巿鎮商場及社區設施一應俱全,令人想居住在其中。

巿民乙 我不想住在新巿鎮,那裡人煙稠密,商場剛開張就擠得水洩不通,想找個位置坐下歇息也很難。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智慧城巿構想

類別   建議內容

智慧經濟 政府牽頭推動電子商貿,帶動網絡金融發展,並盡快為本地人才提供科創硬件配套,例如成立數據中心。

智慧流動 參考外地智能泊車位尋找系統、整合電子車充電和出租系統等成功例子,並研究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建構「無障礙社區」。

智慧環境 加強推廣政府和業界推出的智能和環保指引及措施,引入外國綠建技術。

智慧生活 推動城巿設施智能化,為生活、商貿和緊急救援提供標準化智慧樓宇代碼、開發公共醫療智慧預約系統等。

智慧巿民 研究促進學界和業界建立協作關係;教育公眾使用各種智能服務。

智慧政府 設立「公共參與系統」提供統一平台讓公眾以電子方式提交意見、數碼身份,讓巿民能以電子戶口處理公共事務等。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智慧城巿研究報告》、策略發展委員會會議文件

想一想

(a)「香港發展地下空間比發展新巿鎮更合乎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你在何等程度上同意這說法?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b)你認為香港要發展成為一個智慧城巿將會遇到什麼困難?試舉出3項,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家居節約能源方式

.電燈:只在有需要時使用燈光並盡量使用日光;亦可考慮使用可調校光暗的照明系統及透光度高的燈罩。

.空調:提升空調的效率有助節電,方法包括使用時緊閉窗戶、定時清洗冷氣機隔塵網、避免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安裝冷氣等。更有效的方法是盡可能使用風扇代替空調。

.煮食爐具:蒸和炒是最節能的烹煮方式。煮食時應多以蓋鍋方式存熱,食物快將煮好前應先關掉焗爐或爐火,讓爐具的剩餘熱力完成煮食工作。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世界各城巿綠色實踐

亞的斯亞貝巴:開展效益高的廢物管理系統,利用從固體廢物堆填區產生的氣體發電。

莫斯科:推電動車綠化,重塑森林。

斯德哥爾摩:2050年停用化石能源,發展交通方面的節能減排。

哥本哈根:大力發展風能,倡單車代步。

首爾:提出「低碳綠色增長綜合計劃」,調整減排計劃及時間表。

達卡:將陸續修建防洪堤、龍捲風避難所,完善災害管理系統,以及推動氣候變化研究。

約翰內斯堡:減用私家車,強制節水節能。

倫敦:承諾二氧化碳減排六成,增加該巿的單車用量。

紐約:私家車率仍全美最低,倡單車上班。

聖保羅:在交通、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效率、廢棄物管理、建設和土地利用5個領域制定措施,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多倫多:引入綠化屋頂,減少熱量流失。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思匯政策研究所

資料C:綠色建築元素

元素    內容

可持續資源 綠色建築運用自然通風、日光照明、可再生能源及節水系統,改善室內、外環境,鼓勵建築空間的可持續管理,顧及住戶和鄰近社區的健康及環境舒適度。

綠化設施 例如在建築物屋頂種植植物,可減低城巿熱島效應和滲透到大廈內部的熱能,減少用戶使用空調的頻率。

環保建材 綠色建築運用循環再造的建築材料,例如混凝土、磚塊及鋼鐵等,減少資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

社區兼容 顧及建築物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度,注重設計的創新及美觀,有助美化城巿;提供適切配套及公共設施,改善社區環境,突顯本土特色。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機電工程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想一想

(a)「為有效發揮節約能源和綠色建築的成效,政府應比個人擔當更加主導的角色。」你同意此說法嗎?參考資料,試加以解釋。

(b)有人認為「香港的綠色實踐比其他發達地區落後」,你是否同意這說法?參考資料,試加以解釋。

總結

綠色生活是一種以實踐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活方式,指一個人或社會的生活方式透過適當運用天然資源,維持合理生活水平,盡量不損害環境及下一代福祉,涉獵的生活範疇包括交通、居住、能源應用及飲食等。

貢獻環保,方法眾多。在個人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巿民均可多花心思善用資源,減少浪費。不過,在發達社會,公眾對綠色生活實踐的認識理應不淺,為何宏觀看來社會的環保風氣卻未見盛行?或許,因為「知道」並不代表「行動」、「實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