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希(左)及鄭嘉亮(右)均獲獎學金赴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學習交流。 科大供圖
霍金離世了。活在肌肉萎縮症的軀體中,卻無阻他對遼闊、未知宇宙的探求,其睿智、充滿想像力的特質,更是令人難忘。2006年霍金旋風式訪港時,大批媒體追訪,筆者是其中一人,曾真切感受過當時的「霍金熱潮」:數千市民學生爭睹他的風采,書店放滿他的著作及其他科學書籍,太空館變得人頭湧湧,學校課堂亦以他為主題介紹物理知識、科學精神及「只要生存,便有希望」的生命態度。筆者曾經以為,在香港這個商業化社會,那可能是科普教育變得不一樣的契機。
不過,12年過去,香港商業化及功利社會依然,很多港人特別是父母還是認定投身科學「冇前途」,甚至在新高中制度下,修讀科學科目的學生人數更愈來愈少,連唯一開辦天文學主修的香港大學亦因選修人數太少而打算取消,專研宇宙學的年輕人論及個人前景更坦言「唔擔心就假」,如此風氣下,香港科學推廣仍然面對重重挑戰。
積極性比10多年前增
值得慶幸的是,香港科普學界招攬到的人才及積極性比起10多年前確有增加,以天文宇宙學為例,現今科大有多名宇宙理論物理學家,港大亦有探究星系及火星生命的科研社群,中大更加入LIGO研究組,於「重力波」探測上作貢獻。
他們除了努力探求學術外,亦積極喚起年輕一代對科學的興趣;當年的「霍金熱潮」或已退卻,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香港可以迎來另一個科學熱潮。■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