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闡釋執政理念 84次提「人民」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日在北京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大篇幅論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並強調,「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以人民為中心」。 在這篇不到5,000字的講話中,習近平84次提及「人民」,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他強調,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習近平的講話贏得全場多次熱烈的掌聲。
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奮鬥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團結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夢想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
由人民衡量一切工作得失
習近平指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着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
習近平強調,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奇跡正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湧現。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中共永做人民民族主心骨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共產黨是國家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全國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萬眾一心向前進。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掃除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我們要乘着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讓承載着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繼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