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張嘉珍談夜場新局

2018-03-27
■潘玉良約1985年作《海邊五裸女》 油畫畫布■潘玉良約1985年作《海邊五裸女》 油畫畫布

以往6點開場的蘇富比晚拍,今春將5點開始,「現代藝術」版塊44件的數量較之以往足足增加一倍,旨在完整呈現「戰前、戰後」新邏輯。

以「二戰」為界,蘇富比將亞洲「戰前」界定為20世紀初至40年代,「戰後」則為50、60年代,而「戰後」概念的引入,夜場結構亦相應而變:不再以「亞洲現代」、「東南亞現當代」、「亞洲當代」三段結構呈現,歷史性出現「戰前、戰後現代藝術」、「70年代以降的當代藝術」的拍場新結構。

接受專訪時,張嘉珍指出,以往以「區域」來分割夜場,如今則是用「戰後」這一時間性概念,將夜場重新劃分為兩段結構,即:「亞洲(東南亞)現代及戰後藝術」與「亞洲(東南亞)當代藝術」,「東南亞現代與當代分割,分別進入前、後兩個拍賣區域。」

新的拍場佈局帶來「新視角」。張嘉珍分析,以「二戰」分界,看似是時間軸承上的切割,實則是用「美學」的角度介入理解「亞洲美術的現代化」。她舉例,戰前上世紀30、40年代的華人藝術代表常玉、徐悲鴻、潘玉良一代,相較戰後50、60年代的趙無極、蕭勤等人,有荋X乎完全不同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表現,「因為上世紀東、西藝術不斷交互影響,不同年代環境裡的藝術家,面對各自的時代命題,有茪ㄕP的所思所想,自然發展出相異的藝術樣貌。」所以,她提示,只有站在具體歷史環境裡,才能真正理解一個時代作品背後的精神來源和美學性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