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路地觀察】共享自療知識

2018-04-11

湯禎兆

親友去了一個療法團體,免費教人開穴,有點像日本的靈氣療法,且要志工繼續服務大家。當中師傅有一說法:開穴(有點像老師令你的身體敏感了,可以進行療法)後,你成為可以療癒其他人的一員,但別覺得是你自己得了神力,就算你能幫助他人康復,那只是人家自己積了的福,你只像一塊晶片──宇宙的康復之力通過你傳給病人,並不是你醫好了病人。

不管你信不信開穴或靈氣,這個理論應該放諸每一個人。專業本身從來就不是一個共享的概念,設定為一撮有付出過時間和努力,或有足夠智慧考得入某科的人,才有資格去擁有,分屬精英主義的心態表現,所以社會上才會出現很多「不是醫生不要亂說」、「你不懂科學怎能評論藥物」的說法。但在我們接觸到其他療法之時,卻發現很多療師絕非抱持這種心態,而是希望每一個人自己學得懂,可以照顧到自己,可以懂得分辨,可以在小病小痛時,堅持着正確的方向──不恐懼、不怯懦,做身體想我們做的事。

這些療法團體在台灣很多,就像原始點療法,為慈善,免費讓人下載所有理論和手法,定期靠捐獻辦免費入場的研討會,再靠網路群組支援不同的人,透過經驗分享,令一種療法能為所有人所用。背後也是本着一個宗旨,就是家人一定是最好的醫生,因為重症者需要的是深度照顧,最終一定是家人才能幫助其身體復原的,哪怕是按摩,還是氣功,還是手療,還是開穴,一定要靠最愛你、最願意照顧你、最希望你康復的人去為你做。此宗旨是十分感人的,但也是非常合理的。

記得問過一位針灸師,朋友胎位還未正,想找他針一針,他竟然給了幾個穴位,着朋友自己按摩。我問有生意也不做?他說我寧願沒有生意,也希望更多人知道很多東西,其實自己是可以幫助到自己的。

醫生或醫師值得被敬重,因為他們花了很長時間來研究及累積經驗,但更?宏的醫療者最想就是自己沒有生意,這是我們這幾年裡很深刻的體會。

四月中我和太太林綸詩將會出一本關於素人父母自然育兒法的新書,是接觸不同的醫者和努力的病人、凡人後,所得的醫療寶庫,但願我們這塊晶片,也可以把大自然送給我們的治療方法,傳遞到各位手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