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視點及人民網報道,24日下午,習近平驅車來到緊鄰三峽大壩的太平溪鎮許家沖村,了解這個移民村變遷和發展特色產業等情況。
許家沖村位於聞名遐邇的三峽大壩壩首,是一個典型的複合型移民村。正在村裡洗衣服的幾位村民告訴習近平,過去是在江邊洗衣服,現在村裡建起了便民洗衣池,用上了自來水,污水集中處理,既尊重了生活習慣又很環保。習近平接過洗衣用的棒槌,俯下身,試着捶打了幾下衣服,「現在洗衣服也是綠色環保的了。」習近平說,「看見大家日子過得好,我高興!」
據介紹,為解決好村裡過去文化娛樂無場地、創業發展無門路、守着低保難就業的「二無一難」現狀,村黨支部抓住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機遇,整合組織、宣傳、計生、治保調解、婦聯、共青團等部門職能,積極創新為民服務載體。一是結合對口支援項目,對閒置的村小學進行改造,建起了420平方米的村民文體活動室和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每天組織群眾 「陽光鍛煉一小時」,下棋、跳舞、扭秧歌,其樂融融。二是在村裡設立了創業服務站。三是高標準創建村級便民服務室。實行村幹部坐班制,堅持一個笑臉迎人、一杯熱茶暖心、一句心裡話解憂。
建紅白理事會 抵制攀比之風
村便民服務室創辦以來共接待群眾100人次、代辦各類證件300多份,還組建了「紅白理事會」,推選黨員負責管理,統一標準,簡化程序,為群眾集中操辦紅白喜事,抵制了攀比浪費之風。
「壩頭庫首第一村,村規民約我遵守,移風易俗我先行......明示黨員亮身份,發展產業我帶頭,優質服務暖民心......哎嗨呦,哎哎嗨,哎嗨呦,哎嗨呦。」在村便民服務室,習近平饒有興致地聽了幾位村幹部唱起用當地的漁鼓調填詞的《黨員公約》。習近平說,漁鼓調很悠揚,黨員公約的內容寫得也很好,朗朗上口。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使黨員幹部把黨的作風和紀律要求牢牢記在心中,這種辦法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