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隨着A股「入摩」名單出爐,令MSCI主題基金備受市場關注,業內稱今年MSCI相關基金發行增速,且長期來看收益不菲。出爐名單較之前略有改動,已經發行MSCI基金的機構稱會相應作出調整,旨在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低門檻參與機會。
去年起,各大基金公司便陸續佈局MSCI基金,從證監會最新公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4日,申請成立的MSCI基金共有28隻。其中創金合信、華安、平安大華、南方、招商、華泰柏瑞、建信、景順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的17隻MSCI基金已相繼獲批,其中已發行的有11隻。
此次納入MSCI標的股名單較今年3月的略有變動,已經發行基金的機構也積極作出應對。最近發行了兩隻MSCI基金的景順長城相關人士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注意到MSCI此次調整,在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中增加了23隻成分股,剔除了88隻成分股,因此會按照調整後的指數進行建倉,把新增成分股買一遍。
景順長城還稱,此次兩隻MSCI相關產品分別是「景順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和「景順MSCI中國A股國際通聯接」,ETF及聯接就是按指數配股票,是跟蹤複製指數,目的是可以讓普通投資者低門檻參與A股納入MSCI機遇。
基金公司:可趁機擴大規模
有基金機構對A股「入摩」十分樂觀。上海眾達實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浦慶華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近期MSCI是市場聚光燈追蹤的事物,發行MSCI主題的基金公司可獲得光環,基金公司有望藉機擴大規模,且MSCI類基金較為穩健,對於發行公司而言無任何風險,也不增加額外成本。
有利修復催化A股短期行情
恒天財富研究院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稱,首批納入指數的股票是A股價值和成長中最為優秀的標的,料今年內為A股帶來185億美元淨流入,更重要的是,增量資金湧入亦將提振風險偏好,可修復並催化A股短期行情;從長線來看,A股市場國際化將帶來鯰魚效應,至A股100%納入到MSCI後,可望帶來1.8萬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增量資金,將更多惠及優質上市,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