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從亞視主持到荷里活打女 吳嘉星親撰劇本鼓勵為電影追夢

2018-05-25
■Kathy正在創作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劇本。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Kathy正在創作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劇本。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從亞洲小姐美國賽區冠軍到亞視合約藝人,從初涉足香港影視界到隻身闖蕩荷里活,香港美籍女演員吳嘉星(Kathy Wu)總說自己幸運,不斷遇到演藝前輩貴人相助,從參演美劇到成為荷里活武打片的女二號嶄露頭角。她要將自己在香港和荷里活的所見所聞所想寫成劇本,為追逐電影夢的人們打氣。愈努力,愈幸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攝:劉國權 劇照由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WILD ORGANIC

今年初Kathy完成了荷里活製作的長片電影《大青樹下》,她在劇中擔任女一號,與台灣著名女演員歸亞蕾軋戲,「非常高興我的演技得到了前輩的認可,也向她學習到了很多。」現時,她則抽出更多時間積極創作和修改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劇本,此次回港也是為劇本的事情諮詢電影前輩的意見。她說:「通過這個故事,我希望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看到的和我的感悟展現給大家;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它體現了一個真實又無可奈何的社會現象,從而引發大家的思考和共鳴。作為中國人、作為演員--這個荷里活的少數群體,我希望通過電影這個媒介讓更多的人看到、聽到和了解,異國他鄉的華人在東方和西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衝突中,被忽略的那些平凡又不平凡的人和事。最後,也想給像我一樣,正在追逐電影夢的人打氣,同時給想追逐荷里活夢想的『夢想家們』一些勇氣。」

不忘初心回到洛杉磯

Kathy精通兩文三語,參加2007亞洲小姐競選獲得美國賽區冠軍以及友誼小姐,繼而在總決賽獲得友誼小姐名銜。她簽約亞視成為合約藝人,幾年間擔任多個節目的主持人,成為自由身演員後連任香港電台節目「味之天下」系列的主持。但她從未忘記過自己的電影夢,在港期間參演過十多部電影的演出,如《鎗王之王》、《華麗上班族》、《踏血尋梅》、《三人行》等,參演影視劇磨煉了她的演技,主持工作則培養出她處變不驚的淡定性格,她表示自己在香港發展的這些年獲益匪淺。而兩年前,她暫時放下香港的成績,回到荷里活繼續追夢。

不忘初心的Kathy在回到洛杉磯的第一年就得到電視製作人的青睞,參演CBS黃金檔的美劇《Pure Genius》,之後又參演了Fox Starz的懸疑電視劇 《Counterpart》,有機會和金像男星J.K. Simmons等同台演出。閃閃發光的履歷背後,不由問Kathy是否遇到過艱辛,她稱自己追夢的經歷如同《La La Land》,「為了一個喜歡的角色,要經歷一輪輪的audition,不是每一場都會有機會call back,再到最終的network test,每個新人都在走這個循環,audition、上課、上班、回家。」她表示,在荷里活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學習和上課,不進則退,自己也是一樣,「之前在亞視學到的多是幕前的事,而在荷里活除了表演之外,我更關心創作、攝影、燈光等幕後的知識。」而因為中國在荷里活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影視因應市場而變化,亞裔新演員們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同樣競爭也更大。

做打女拓荷里活之路

陸續不斷的演出中,真正開啟Kathy進軍荷里活之路的是由Voltage Pictures投資製作的武打電影《Lady Bloodfight》,她在當中擔任第二女主角Wai。這部電影不僅在洛杉磯各大院線上映,還在Netflix和Amazon等網上平台播放。她回憶道:「這個機會說起來還要歸功於2012年在香港另外一套電影的試鏡機會,當時導演很喜歡我的演出, 兩年後當他成為《Lady Bloodfight》的製片的時候,想起了我,所以從參加面試到確定演出僅僅兩周的時間。而我需要在電影臨開拍前3周開始練習武功,每周6天的魔鬼式訓練,跟隨武術指導熊欣欣老師的團隊,從零開始練功、壓腿、練套路,每天早早地去武館,練到最後一個離開,每一滴汗水和無法忘卻的那種肌肉痠痛,使我從一個不懂任何功夫的人到可以飾演一位武功一流的師傅角色。」

回憶起拍《Lady Bloodfight》的經歷,Kathy曾是忐忑又緊張,而付出和汗水最終使這種緊張變成了自信和從容,「這是一部『girl power』的電影,而我從小也是性格好強,拍過這部戲對我的身體素質和演技都有幫助,而更重要的是讓我更了解如何塑造人物,也清楚自己的極限可以去到哪裡。」演戲對Kathy來說是得到樂趣的過程,無論是在香港還是荷里活,她都希望不斷嘗試新角色,體驗不同的人生。

多年努力終夢想實現

Kathy出生在廣州,從小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成長,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父母僅有的要求便是品學兼優,她的學業也一直出類拔萃。「然而對於未來,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在書香世家的影響下,父親對我的教育很重視,他把我送到了一間拔尖的住宿學校就讀。在那短短的幾年,除了培養了我獨立自理的能力之外,也對我今後的成長起了很大幫助。這段成長期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父母的離異對我的性格影響很大,然而作為孩子的我因為年紀,不能為自己的去向做決定;後來我隨着媽媽移民到了紐約。在一個陌生的國度用一種新的語言開始生活,新的環境新的圈子,帶來的一切都是那麼的不適應。在紐約生活學習的這段時期,最大的得着,是我意識到了什麼是The American Dream, 那時候我明確了自己的夢想和自己要的東西。」她說。

讀大學時,她第一次違背了家人的意願,由business改學acting,畢業後她背起行囊離開了媽媽和美國的第一個家紐約,獨自搬到了洛杉磯荷里活,這個世界電影的中心,開啟了自己的尋夢之旅。她記憶猶新的是小時候去環球影城,坐在tour bus上看到園內場景和表演的光鮮亮麗,心中感歎:「如果有一日我可以在這裡工作那該多好!」兩年前她回到美國接到第一套電視劇,去環球影城試戲服,正看到面前有tour bus經過,遊客對着她們不斷拍照......同樣的場景,變換的角色,多年努力終得夢想實現,講到這裡,Kathy不由感慨地流下淚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