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的美夢各不相同,內地新晉藝術家黃曉亮於香港的首個個展《夜幕》中,將展出其2009年至2017年間的18幀攝影作品及2段錄像,作品來自生活卻又疑幻似真美似夢境。他同時以旁觀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拍攝影像,在創作中一邊找尋童年記憶,一邊記錄美好化的日常回憶。
「夜幕低垂時,一切都變得朦朧,卻凸顯美麗。」黃曉亮的影像描繪了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模糊界線,那狀態半夢半醒,介乎記憶與遺忘之間,關乎回憶的轉移、改變和消逝。他故意把影像塑造得曖昧不清,展示他觀察的物體剪影,影像大多為黑白色--缺乏可供辨認身份、位置和時間的細節。這些夢一樣的實景強調了懷舊、轉瞬即逝及普遍性的主題,當中包括令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元素。展覽由即日起至6月16日於Over The Influence畫廊開放予公眾參觀。
善用膠片 平衡光影
黃曉亮習慣為作品加入大量拍攝的前期工作:製作場景和投影,並使所有工序同步使得相機能捕捉影像,而無須用上數碼加工。他的沖印作品因應不同的拍攝焦距展出了畫面深度;例如《Outskirts》(2009)以淺灰色調呈現高樓大廈,與火車作強烈對比,又以鮮明的黑影表示前方玩耍的小孩。《Waiting for the Wind》(2012)利用同樣的拍攝手法,畫面上有一匹馬站在橋中央,周圍的水和植物則淡化處理。他利用真實的水面波紋和裝飾植物,配合剪成各種物體形狀的深淺不一的膠片,搭建成一個個有趣的場景,再以相機記錄。他精於平衡光與影,作品向早期攝影大師Eadweard Muybridge和Louis Daguerre致敬,同時隱含中國畫及皮影戲的特色,「2008年我剛開始創作時還在讀大學,這些作品畫面單純,天馬行空,就像每個人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再看他較近期的作品,如2015年的兩幅《Untitled》則採用了戲劇性的色彩, 一幅是以鮮艷奪目的橙色背景襯托出居所內的社交活動;另一幅則以鮮粉紅的漸變色調,使人聯想起黃昏時的天空,把建築結構細節帶到眼前。他隨時都會以手機或相機即時記錄身邊的景物,選擇其中的一部分輸入電腦,再以單一顏色的乾淨色塊將其重新描繪,在這個過程中擦除一切複雜的元素,「這相當於在照片的基礎上重新再組合一幅畫,至少要耗費一個禮拜到半個月不斷修改,完成後會將這幅畫轉印成為膠片,以投影機投射,再將呈現的影像拍下來。這種過程使照片成為我想達到的效果,將想要表現的感受最大化呈現在觀眾眼前,而最後的步驟則使其還原影像感。」從黑白轉為彩色作品,是他口中的「成長」,單純、懷舊卻不簡單,這些日常中常見的情節在他的處理下疑幻似真,既是他的記憶,也或許成為每個人的回憶。
重視媒介 探索聲音
黃曉亮生於1985年,現於北京、長沙及上海工作,曾於上海M97畫廊、北京ChART Contemporary及See+舉辦個人展,他於2010年獲頒美國特尼基金會獎、三影堂攝影獎,及北京今日美術館的方駿藝術獎。他強調創作媒介的重要性,展覽常將影像和繪畫作品相結合,他表示:「我是一個很講究如何使用媒介的人,媒介將決定作品呈現的最終效果,若藝術家使用媒介的功力很弱,最終作品便無法真正表達他的思想,也無法使觀眾理解或者產生共鳴。就比如說當好的電影劇本遇到差的攝像,作品會使觀眾很難看下去,也就無從了解這個好劇本的內容了。」
他剛剛將自己的工作室從北京搬到長沙,暫時脫離北京有趣卻頗為耗時的藝術家圈子,他將更多時間投入創作。除專注於攝影作品外,他持續畫水墨和水彩,並透露自己正在探索新的媒介--聲音,「很多人對聲音的理解局限於音樂,但我想發掘它的多種可能性,但如何使其獨立表現給觀眾,我還在探索中。」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