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讀書人 > 正文

【簡訊】《悉達多的心理學》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8-06-04
■《悉達多的心理學--對現代心理學說「不夠」》出版座談會暨「心理學、宗教學中的人學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張寶峰 攝■《悉達多的心理學--對現代心理學說「不夠」》出版座談會暨「心理學、宗教學中的人學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張寶峰 攝

心理學在眾多社會現象特別是人的行為方面展現出強大的解釋力。但當心理學面對「解釋困境」時,人們又該求解何方呢?金木水先生的著述似乎提供了一種有益的探索路徑。5月27日,《悉達多的心理學--對現代心理學說「不夠」》出版座談會暨「心理學、宗教學中的人學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樓宇烈、陳志尚等哲學大家紛紛就宗教學、心理學抒發灼見。在談《悉達多的心理學》一書時,與會專家均認為,金木水先生從對佛學的體悟入手,切入心理學所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人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路徑和視角。

金木水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對中西方文化,特別是佛學、哲學、心理學均有深入鑽研,尤其擅長理性地介紹佛學的原理與方法。在《悉達多的心理學》一書中,金木水提出三個問題:為什麼對現代心理學不能預期過高?佛學的理性價值何在?佛學能否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思考論證,作者認為,現代心理學在應對心靈問題時是「不夠」的,作者同時闡釋了佛教思想中的理性價值,最終作者提出,佛學與現代心理學在應對心靈問題上應當互通互補。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在座談會上指出,近代以來,西方心理學越來越重視佛教的作用。心理問題不能靠藥物進行治療,而佛教恰恰能夠「治療」今人的心理疾病,正所謂「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樓宇烈認為,《悉達多的心理學》溝通了佛學與心理學的視角與聯繫,一方面是一種非常有益的理論探索,另一方面對於解決今人的心理問題也很有意義。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徐春也認為,多年來,人學研究更側重人的外在,而對人的心靈與精神屬性研究不夠。特別是面對日益增大的社會壓力、日益增多的心理困惑的情況下,學界更應該多關注人的心理問題。《悉達多的心理學》揭示了佛教的理性價值,拓寬了人學研究的路徑和視野,對於有效解決今人的心靈困惑是一次新的有益嘗試。■文:張寶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