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金融風控始終是焦點話題,在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談到非法集資問題時表示:「高收益意味着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郭樹清談到,要大力推進信用建設。去年以來發生債務危機企業提供的教訓是,必須防止四處借貸、盲目擴張。一旦出現償債困難,應主動作為,及時調整經營結構,收縮產業鏈條,提高償債能力。各地區各部門都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依法依規增進信用信息共享。
積極解隱患 「小震」釋壓力
他談到,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處置各類隱患,以經常的「小震」釋放壓力,避免出現嚴重的「大震」,要用事先而不是事後、主動而不是被動、整體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矯正各種偏離,及早恢復經濟金融平衡。
他並指出,相當多的金融機構仍然存在「壘大戶」情結,不少企業高度依賴債務投入,各類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沒有真正打破,「預算軟約束」、「投資飢渴症」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市場化法治化破產機制遠未形成。
近期企業債違約時有發生。郭樹清對此表示,市場經濟下出現債務違約十分正常,相比國外,中國企業債務違約率總體仍較低。他指出,對於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各方應採取措施幫助其渡過難關;而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要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信用建設等。
郭樹清說,截至2018年5月末,中國企業債券違約後未兌付金額,只佔存量信用債總金額0.43%。但債務違約問題仍需妥善處理,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的企業要堅決退出;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則應共同努力助其渡過難關。
人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論壇上表示,央行將大幅增加小微企業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要聚焦單戶授信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貸款,將其作為政策的聚焦點和發力點。
另外,在討論金融風控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會上提及貨幣政策空間很小,2009年到2016年貸款平均利率在下降,累計下降46.5%,但是利率下行的同時,槓桿在上升。徐忠認為,未來防風險,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力,關鍵在於財稅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