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江學海 > 正文

【中文視野】金箔拼成花 花鈿貼眉間

2018-06-15
■花鈿是古代女性貼在兩鬢、眉間或額上的一種裝飾。資料圖片■花鈿是古代女性貼在兩鬢、眉間或額上的一種裝飾。資料圖片

近年古裝劇熱潮不退,角色的對白、造型均成談資。近日播映的港劇《深宮計》中,太子妃的花鈿與某品牌的標誌一式一樣,就被網民戲謔為「植入式廣告」。而青鳥翠鈿(即青鳥造型的花鈿)在劇中亦成為殺人兇手轉移視線的工具之一。

花鈿是古人常用的化妝手法。花鈿又稱花子,是古代女性貼在兩鬢、眉間或額上的一種裝飾。花鈿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而盛於唐。古人多用金箔、彩紙、珠寶,甚至魚骨、昆蟲翅膀為材料,拼貼成為花形,貼在臉上;亦有作為飾物,黏在髻上。

貴妃遇難 花鈿委地

如細心研究,可發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花鈿」蹤影處處。據「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的統計,自隋唐至明清,含有「鈿」字的記錄共有352項。其中隋唐有46項,宋明有80項,而清代則有226項。當中記錄最多的,是清代編校刻印的《全唐詩》,共收215項資料。當中最為人熟悉的自然是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唐明皇逃難到馬嵬坡,軍隊不肯前進,迫得明皇答應賜死楊貴妃。詩中以珠翠首飾散落地上的畫面道出美人遇難,血濺山頭的驚心動魄。

除此以外,大家熟悉的古代文學作品中,尚有不少以花鈿入題之作。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蝶戀花》中,就有「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之句。

寫出丈夫不在身邊,面對春色亦無人共享,傷心想念之情以致淚流滿面,糊掉妝容之情境。

巾幗英雌 花黃裝飾

除了深宮貴妃、閨閣少婦喜以花鈿作打扮之用,巾幗英雌亦有以花黃飾之。「花黃」,是與花鈿相類的化妝手法。將金黃色的紙剪成各款圖樣,貼在額上;或直接在額上塗上黃色顏料。初中課文收錄的《木蘭辭》中,「脫我戰時袍,荍睌簧伒n。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描寫了木蘭代父從軍戰勝歸來後,回復女裝之時,對鏡梳妝,以「花黃」裝飾之姿。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論古人今人,皇室貴冑或民族英雄,均以當朝當代時興手法為己增添容色。喜愛打扮的讀者,不妨在閱讀文學作品之時,多加留意,或會有所啟發,借鑑古人之法,開創化妝新潮流。■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謝芷艿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