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江學海 > 正文

【古文解惑】與其爭論是非 不如拋棄成見

2018-06-15

上回導讀《莊子.齊物論》時指出,任何人都各有自己的成見,隨之而有不同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念。然後,莊子續道:

夫言非吹ヾ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ゝ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ゞ,亦有辯々乎,其無辯乎?道惡乎ぁ隱あ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ぃ,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い。

道家認為,大道本一,後來種種是非觀念,紛紛擾擾,其實都出於個人成見之心。有些人犯錯而不自知,自以為是,好斥人非,不明真理;也有人為堅持己見,甚或刻意文過飾非,雄辯滔滔,歪曲道理。

莊子認為,面對種種衝突,與其爭論誰是誰非,倒不如復歸自然大道,拋棄主觀成見,破除無謂執念,放下所謂是非,以明靜本心去觀照事物,方能兼視兩端,達至齊一境界。

俗語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大概也是如此一種平常心境吧。

譯文

人的論說(懷有成見)與風的吹動(自然而為)不同。論者雄辯滔滔,但其所論卻非不變的大道真理(而僅是隨其成心飄忽不定的所謂道理),那他們算是有說過什麼道理呢?還是根本沒有說出道理來呢?他們以為自己的言論與初生小鳥的啼叫聲相異,但其實是有分別呢?還是沒有分別呢?道理何以被隱蔽而有了真偽之分呢?言論何以被隱蔽而有了是非之爭呢?(大道明明無處不在)道理何以散失般不復存在?(至言本來無所不可)言論何以說罷卻不獲肯定?道理是被小小的成就所掩蔽,言論則是被浮華的詞藻所掩蔽,所以會有儒家、墨家的是非爭辯。他們各自肯定對方所非議的事,又非議對方所肯定的事。如要這樣肯定對方所非議的而又非議對方所肯定的,還不如復歸自然,用明靜本心去觀照萬物吧。

註釋

ヾ 吹:指風吹。風吹過竅穴而發聲,本發乎自然,故與經過組織、懷有成心的論說不同。《齊物論》首段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正強調風吹之自然。

ゝ 特未定:指不可為準。定,確定,引申指準則。承前所述,論辯者往往存有成心,所謂是是非非,僅因其既定立場而生,背離自然大道甚遠,不足為信。而且,從本質上言,大道形上無相,客觀形下事物亦變幻不息,根本無法準確把握其完整概念,只能依靠本心體會,直通天道。《老子》:「名可名,非常名。」即此理也。禪宗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意亦近,可以互參。

ゞ 鷇音:初生小鳥的叫聲,引申指意義不明的叫喊。鷇,幼鳥,《說文》:「鷇,鳥子生哺者。」

々 辯:通作「辨」,區別。

ぁ 惡乎:如何。惡,古同「烏」,疑問詞,何。

あ 隱:隱蔽。《說文》:「隱,蔽也。」

ぃ 小成:小的成就,相對真正的大智慧而言,指局部認識下所得的小成果。人在行事略有小成之時,沾沾自喜,心態最易變質而走上歪道,不可不慎。

い 莫若以明:不如用明靜本心去觀照事物,感受大道。明,與前文諸「隱」字相對,謂要拋棄種種是非成見,復歸自然。《老子》:「不自見,故明。」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正強調要知「常」見「明」,不能被自我成見所隱蔽。《齊物論》曰:「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謂能兼合「不用」於「用」曰「明」,即如是故。

■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