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近年在示威、遊行往往進退失據,示威變示弱常見,十數人分身扮作50個團體亦有,令人啼笑皆非。今次民陣的七一遊行,一開始「大隻講」稱考慮「公民抗命」,到後來放風媒體稱要自設起步點「反制」警方安排,其後又改口為「中途加入」想淡化違法問題,亦再次成為他們進退失據的範例之一。
民陣欠缺底氣,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確實沒有群眾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在旺暴案、衝擊政總或立法會的案件判決中看到違法的後果嚴重,那到底又是什麼令他們「心大心細」?
其中一說法是,近年七一遊行的人數漸減,為避免草坪上無人的尷尬,寧願打「游擊戰」,而什麼人會打游擊戰?正正就是人丁單薄的一方。
另一方面,從反對派處事作風越來越騎牆,再加上因旺暴案正在服刑的梁天琦的「先聚眾、後搞事」論調,反對派或許對是次遊行亦有一點奢望,就是冀召集到一些市民,再一次集體違法,以所謂的「公民抗命」去挑戰法律底線、破壞香港法治。
即使市民因此誤墮法網,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已反映,反對派並不關心一般市民所需面對的法律後果,只需要有這樣的事件,讓他們繼續演繹「香港法治已死」、「政治打壓」的台詞。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着和平心態想去遊行表達訴求的市民,大概也應想想自己是否甘願被這樣的政棍利用。■香港文匯報記者 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