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房策重中重 6招解居困

2018-07-0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競選時承諾為市民重建置業階梯,並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列明房屋政策「四個元素」,包括房屋並不是簡單的商品、以置業為主導、聚焦增加房屋單位供應,及善用現有房屋,滿足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家庭需要和協助居住環境惡劣的居民。一年過去,政府在房屋、土地發展方面頗有進展,近日更推出6招,力解市民居住之困。

增供「綠置居」 助公屋輪轉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加「綠置居」供應,讓公屋戶購買,騰空公屋單位給輪候人士。房委會於今年1月通過將「綠置居」痡`化,房委會策劃小組4月決定把位於長沙灣東京街公屋項目轉為「綠置居」,提供2,500個單位,預計在本年底預售。房委會亦同時通過「白居二」計劃痡`化,2,500個名額伴隨今年首季新一批居屋一併推出。

她亦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研究容許未補價居屋放租。房協主席鄔滿海曾表示,正與政府商討計劃細節,冀今年第三季可公佈細節,未補價單位主要來自住宅發售計劃及夾屋,估計可供分租的單位不多於1.5萬個,最終可能有數千個單位參與計劃。

到了上任一周年前夕,林鄭月娥更公佈6項房屋政策新措施,包括將資助出售房屋定價與市價脫u,改以市民負擔能力計算,使居屋售價下調至市價五二折;並將多幅私營土地改作公營房屋用地,預計可供應1萬個單位,及向空置的一手物業徵收額外差餉等。

她並公佈,將市建局馬頭圍道/春田街發展項目改作港人首置先導項目,提供450個單位,預計最早於12月預售,以協助既不符合申請居屋資格又未能負擔私營房屋的較高收入家庭。

運輸及房屋局更會成立專責小組,為民間主導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提供「一站式」的統籌支援,包括社聯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及「組合社會房屋」等。

設組檢土供 覓增地良方

發展房屋需要土地,現屆政府於去年9月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由30名來自不同專業及界別的成員組成檢視土地供應,包括在維港以外填海、新界棕地、地產商土地儲備、市區重建、郊野公園邊陲等。經過8個月討論,小組認為土地短缺絕不單止1,200公頃,若計及市民想「住大齱v的訴求及人口老化而需要更多醫療、安老設施等,實際短缺將會更多,認為政府有需要建立土地儲備。

小組最終整理出18個短中長期及概念性選項,並於4月底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透過公眾論壇、巡迴展覽和工作坊諮詢公眾和持份者,並以實體及網上問卷收集市民意見。小組同時委託港大研究中心,在8月份進行隨機電話調查,預計在年底前向政府呈交報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