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藝術館昨日宣佈,獲香港三大古代書畫私人收藏之一的至樂樓藝術發揚(非牟利)有限公司慷慨捐贈355件完整民間珍藏中國書畫,估計總值達38億元。當中包括最負盛名、明末清初期間講求氣節與清高抱負的「明遺民」書畫,及「明四家」代表「唐伯虎」唐寅的名作《桃花庵》等,在藝術市場上極為罕有,備受全球藝術和博物館界矚目。
書畫捐贈儀式昨日於香港禮賓府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楊健,至樂樓主席何世柱等嘉賓出席。林鄭月娥亦向至樂樓及何氏家族致送感謝狀,並讚揚至樂樓創辦人、香港已故慈善家和鑒藏家何耀光對中華文化傳承的無私奉獻,她亦希望是次善舉能鼓勵更多私人收藏家化私為公,與市民大眾分享珍藏,讓香港可以凝聚民間的力量,合力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
林鄭:鼓舞港藝術發展
林鄭月娥提到,在上世紀50年代,何耀光痛心國家文物流散海外,決意為祖國保存國寶,從此踏上收藏之路,最終成為當代傑出的書畫收藏家,「何老先生一生默默守護中國文化的瑰寶,證明香港不是寸草不生的沙漠,而是煥發生機的綠洲。」
至樂樓於1985年由何耀光成立,以「保存國粹,弘揚書畫藝術」為宗旨。書齋命名「至樂樓」,除了表達鑑賞古人名蹟所帶來的無窮樂趣外,更寄予「為善至樂」之意。
林鄭月娥形容,今次何氏家族慷慨捐贈,把珍藏公諸同好,造福社會,可說是「為善至樂」的極高境界,亦對本屆特區政府銳意發展香港的文化事業帶來極大的鼓舞,有助提升香港藝術館的國際地位。
何世柱:冀港人識國史增認同
何世柱則指,其父何耀光因不忍歷代書畫流失海外,於1952年開始在港購藏中國書畫,以保存國粹。隨荅S區政府逐漸增強對傳統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的推廣和重視,相信這是一個適當機會,推動香港市民通過認識自身歷史,提高國家認同和民族意識。
至樂樓所藏中國書畫為何耀光的私人藏品,是次捐贈的繪畫和書法名蹟創作年代橫跨宋代至20世紀,以明末清初時期的書畫最為豐富,涵蓋各個流派,反映不同時代和地區的藝術特色。
藏品中最負盛名的是明末清初期間講求氣節與清高抱負的「明遺民」書畫,包括清初「四僧」的八大山人、石濤,「黃山畫派」的程邃、戴本孝,廣東義士鄺露、黎遂球,以及黃道周、傅山、楊文驄、陳洪綬、龔賢等書畫家。
此外,至樂樓藏品亦包括「明四家」文徵明、唐寅及其傳人佳作,「松江畫派」、清初「四王」、清代中期「揚州八怪」等的作品。
據悉,當香港藝術館在2019年年底重開後,這批藏品將於專設的「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展覽廳內長期展出,並由專責館長與團隊舉行展覽、推行研究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