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曉亮教授於2018年7月起,全職回母校北京大學,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對謝曉亮教授而言,北大不僅僅是一個學校,它更是一種符號,代表了學術的聖殿,靈魂的棲息地。在這種環境下,人會靜下心來遐想很大的世界,人會心無旁騖地研究很小的世界。
在美國三十餘載,每次回國,他都為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震驚和感慨。感恩所處的時代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最快的發展時期。2008年回國看奧運會,他為祖國健兒獲得最多金牌而振奮,但同時也感到奪取科學技術的金牌還任重道遠,回歸的種子開始在心中萌芽。
回顧過去,謝曉亮教授的實驗室主要有三方面的貢獻,第一是基礎研究:在單分子水準上理解酶的動力學反應原理及定量描述細胞內基因表達和控制的機理;第二是技術發明:將DNA測序的新方法和快速靈敏的無標記光學成像技術應用於醫學檢測;第三是世界頂級人才的培養:謝曉亮實驗室已經培養了20多位博士生和50多位博士後,或者在世界名校做教授,或者投身高科技產業,其中有些人已經成為科學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
謝曉亮教授從北京大學本科生到留學美國的博士生;從美國國家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到哈佛大學的講席教授;從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到回歸北京大學,一步步向科學高峰攀登,在不斷追求中締造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