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隨着首次裝載搜救載荷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19日夜間升空,中國北斗將逐步開始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服務。
從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這兩顆衛星,是中國首批裝載搜救載荷的北斗導航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系統第13、14顆衛星。
中國北斗「走出去」重大成就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中國將在這兩顆衛星發射成功後建成北斗中軌搜救系統,並作為全球衛星搜救系統的組成部分,為全球海上、陸上和空中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這是中國北斗「走出去」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全球衛星搜救系統由國際搜救衛星組織負責管理,成員包括40多個國家和組織,中國是成員國之一,交通運輸部是對口聯繫單位。
該次裝載的搜救載荷由交通運輸部參與建設。近年來,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與交通運輸部相關部門圍繞北斗衛星搜救系統建設,在研究論證、國際合作、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今年2月,國際搜救衛星組織正式通過將北斗系統納入全球衛星搜救系統實施計劃。
交通運輸部所屬的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間信息事業部負責人李晶說,這次發射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及其搭載的搜救載荷,將有效提升全球衛星搜救系統的遇險報警轉發效率,為全球遇險人員提供「中國守護」,更好地保障全球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
「下一步,我們將與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密切協作,對已經發射的北斗衛星及搜救載荷進行持續監測,做好後續衛星搭載搜救載荷的建設籌備工作。」李晶說。
後續,北斗搜救系統還將實現「返向鏈路」功能,即利用北斗系統向遇險人員發送反饋信息,告知其報警信息已被收到,以此增強遇險人員獲救信心,提升救援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