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做「賣樓佬」 霍震霆志在建大灣區優質文體區
上世紀80年代的南沙,還是一片荒灘,甚至被稱為廣州的「西伯利亞」。今天的南沙,作為廣州的城市副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樞紐,在經濟發展、交通完善、制度創新等重點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霍英東集團總經理霍震霆表示當年很榮幸有參與改革開放,其中投放的除了資金,更有心血和熱誠,以及為國家建設獻力的家族志業。從80年代末投資南沙開始,霍英東集團至今在南沙投資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霍震霆本人亦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家父不在了,但仍有南沙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
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最快47分鐘從香港西九龍到廣州南站,不到9個小時直達北京,這樣的速度對於早期參與內地改革開放的香港商人而言完全不能想像。「都是經過澳門到內地,當時回廣州大概需要8個小時,過四次渡。」第一次回內地的經歷,霍震霆依然記憶猶新。
少年初遊神州 難忘生活差異
時光倒流到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內地的快速交通網絡還沒有開始建設,對旅遊接待還沒有清晰的概念,年輕的霍震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次回內地,「當時在外國讀書,是想回到香港玩一玩,找一下女朋友」,結果卻是要跟隨父親回內地,霍震霆坦白說起對第一次回內地的抗拒。
霍震霆記得當時大多須經澳門到內地,因為當時在深圳過關要詢問很多問題,如「為什麼要到內地」等;他也記得當時在廣州是住在江邊的愛群大廈,「那些船都很早,6點就把人都鬧醒了,當時早餐只有半小時,6點不下去吃就沒有了。」
2015年4月21日,廣東自貿區正式掛牌,儀式選在了廣州的南沙。當天霍氏三兄弟霍震霆、霍震寰和霍震宇悉數到場,一同到場的還有霍震霆的兒子霍啟山。如此強大的陣容,正是霍震霆現場那句「家父不在了,但仍有南沙夢」的最好註解。如今南沙發展如火如荼,霍震霆早已把目光瞄準更遙遠的未來,他希望在這裡為香港青年打造一個優質文體區域,以最好的、一流的教育和文體設施及資源,培養和吸引全球最高端的人才。
港經濟趨單一 勉青年赴灣區
近年南沙經濟建設發展迅猛,房地產業也在不斷推進,霍震霆卻表示「不想做賣樓佬」。在他看來,港澳地區的經濟和產業成熟,但整體結構卻愈趨單一,在市場全球化、經濟區域化的今天,制約青年人多元發展和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港澳青年需要北上融入大灣區,內地青年也需要南下尋找新機遇。這不再是單向支援,而是互聯互惠。
「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能讓區內青年善用灣區融合發展的歷史機遇,開拓全方位的發展空間。「年輕人要開創新天地,我覺得這裡(南沙)就是最好的地方。」霍震霆笑着說,南沙建設並非純為經濟作貢獻,而應成為優質文體區域,提升民眾生活質素,有最好的、一流的教育和文體設施及資源,培養和吸引全球最高端的人才。因此,他希望港澳的年輕人、專業人士能夠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突破區域體制的局限,在全國發展一盤棋的大局下,引進港澳地區以及外國的投資和經驗,建設一流的醫療機構、學校和其他經濟民生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