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老中青站出來 力挺「明日大嶼」

2018-10-20
■一群關注「明日大嶼」的市民支持政府落實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一群關注「明日大嶼」的市民支持政府落實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1,700公頃,料可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一班市民昨日自發到政府總部外請願支持填海,認為「明日大嶼」計劃高瞻遠矚,可增加土地供應,紓緩本港的住屋問題。

約30名市民昨日到政府總部外請願,他們高呼「支持林鄭特首,落實明日大嶼」、「有理有據,深得民心」、「明日大嶼願景好,為東方之珠發光」及「填海理據足」等口號,表示支持政府落實「明日大嶼」計劃。發起請願活動的林先生指,他們透過網上群組號召,成功吸引老中青的市民站出來,「大家有共識聚在一起,目的是支持『明日大嶼』願景。」

紓房困 後生有希望

據施政報告所提出的規劃,「明日大嶼」計劃可提供的土地面積達1,700公頃,預料會興建26萬個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當中首階段的住宅單位最快可於2032年入伙。

請願活動的參加者均期望大規模填海可紓緩住屋等問題,為年輕一代重燃希望。

林先生認為,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計劃是高瞻遠矚,因為香港土地嚴重不足,樓價高企,年輕人在社會打拚多年仍未能置業,只可繼續和父母同住,填海則可大幅增加本港的土地面積,即使需時10年、20年或更長時間,對香港整體發展及經濟均有幫助,故認為填海絕對有理有據。

做樞紐 港大有可為

他續說,粵港澳大灣區一日千里,日後「明日大嶼」計劃中的人工島落成後,透過港珠澳大橋等交通基建的連接,可望成為灣區中商業核心,有所作為。

「明日大嶼」計劃提出後,社會有意見擔心項目的投資額巨大會影響政府財政健康。林先生表示,社會上出現不少誤解,甚至趨向把填海「妖魔化」。

他認為本港要發展無疑需要金錢,投資未來,但並不可能如外界所聲稱會「清空」庫房,「(他們)唔好諗住香港未來會無錢,發展點都要畀,好讓年輕人置業有希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