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誠等擬增持中國業務 富衛欲設控股合資險企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倪巍晨、蔡競文) 有消息指,外資控股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有望於明年初接受申請,同時,監管機構有可能將合資險企中外持股比例三年後不再設限的時間表提前。有分析指出,一旦外資湧入短期將對中資保險企業構成競爭壓力,但長遠看會促進中資企業經營能力及競爭力的提升。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預計中國監管機構最快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發佈最終規定,之後將很快接受有意向的外資保險商的申請。英國保誠集團和加拿大Sun Life Financial Inc 等公司近幾個月已表達有意增持中國業務股份。另外,消息指李澤楷麾下的富衛集團也正尋求成立控股合資保險公司。
中美兩國元首去年11月會晤時達成多項重要共識,其中包括中國將較大幅度放寬金融市場准入。此後中國很快宣佈了系列金融領域對外開放舉措,涉及放寬外資進入證券、基金、期貨等公司投資比例,外資在中資銀行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外資在境內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等政策。
三年後不再設限計劃或提前
今年4月,有關部門稱未來幾個月內落實的開放措施還包括: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路透昨天引述消息指,監管部門現考慮把三年後不再設限的計劃提前。
中美貿易爭端會否影響中國的金融業開放?報道引述一家在華經營業務的大型外國保險公司高管表示,儘管在其他方面面臨挑戰,但未有看到中國考慮推遲或者擱置開放金融領域承諾的跡象,有變化的話也是推進這一進程。
外資看好中國保險市場潛力
目前中國保險行業規模為全球第三大。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現時中國保險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從保險密度、保險公司覆蓋率等指標看,中國與大多數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相信外資險企在境內保險市場有較大發展潛力。富衛保險發言人就表示,看好內地的巨大商機,公司5月向中國銀保監會申請了一項合資執照。
交銀金研中心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坦言,外資的湧入短期料加劇行業競爭壓力,但長遠角度看,開放將對中資保險業帶來促進作用。他續稱,加入WTO後,在很多已實現對外開放的行業中,中資企業並未在與外資的競爭中處於下風,「外資的進入將對中資保險企業經營能力、競爭力、全球市場拓展能力等的提升起到正面促進作用」。
競爭加劇 利推動中資保險業
黃志龍說,外資險企不僅具有全球資產配置能力,還有基於全球保險市場的精算能力,特別是在「保險定價」、「精算』等能力方面,內資險企與外資險企仍有不小差距,隨着未來外資險企的大規模湧入,內險公司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料越來越大。
市場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保險公司在華設立了57家外資保險公司,其中財險公司22家,人身保險公司28家,再保險公司6家,資產管理公司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