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五學者狠批賀建奎

2018-11-29

峰會籌委會主席、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爾的摩:我個人認為沒有醫學上的需要,這反映了科學界的自我規管失效,因為這項研究欠缺透明度。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這個實驗從開始設計到後面結果都不嚴謹,不能在人身上做。在道德審查方面,他一直沒有交代到,不能自圓其說,甚至自相矛盾,聽完激起更多問題。事情的發生很不幸,整個科學界要加強審查,自己道德倫理要很好才行,是不是將來做這些實驗要發牌呢?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帶來的反思。

胎兒基因研究權威、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現時已有技術可將愛滋病毒帶菌者精子中的病毒減低,新研究並非必須,而現時基因改造技術不夠成熟,不應將決定同意參與醫學研究的責任推至只是一般人的參加者身上。參與計劃的夫婦在簽署同意書前,只有4人看過有關內容亦並不足夠,缺乏醫學背景,未必可以向參與者解釋清楚胎兒出生後面對的風險。新研究用不肯定的技術改了胎兒的遺傳基因,可影響後代。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CRISPR-Cas9在準確修改目標基因,及避免影響其他基因的準繩度上,仍一路在改進當中。這個實驗不應該做,也從未聽過有科學家會這樣做。如果有循正常道德倫理審批,根本不可能發生!除非業界能充分掌握該技術,並已發展出一套人體應用的指南,未來也不應有科學家再做這類人體實驗。

峰會籌委Robin-Lovell-Badge:籌委會直到本周才得悉有關研究。我不認同是次研究是一個突破。賀沒有先公佈臨床前成果,再由監管者決定是否做下一步研究;亦沒有在取得病人知情同意時讓獨立人士參與,更沒有確保他所做的合法。應該非常小心保護研究中的兩名女嬰身份,如果這對嬰兒的身份被公開會是不幸,我不熟悉中國法律,但事件或反映在法例及規定之間存有模糊界線。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攝影: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法新社、中通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