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話你知】紗廠多寡見證紡織業盛衰

2018-12-07

香港紡織製造業早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帶動經濟起飛,是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的動力引擎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產出的成衣多是背心、線衫、笠衫、內褲、棉織襪等中下價貨品,出口至內地、英聯邦國家及英國殖民屬地。其後上海商人李震之在香港創辦大南紗廠,吸引更多廠商來港設廠,香港開始有本地棉紗供應。

本港紡織業後來急速發展,1947年至1954年間香港棉紗廠由1家增至17家,南豐紡織便是其中一家。1975年,本港共有40家紡紗廠,為本港工業帶來新的氣象。直至八十年代,本港地價及工資不斷上漲,香港的工業優勢日漸減少,廠商陸續放棄於香港扎根,紛紛到內地設廠。

1976年華僑紗廠結束營業後,多間大型紗廠隨之宣佈結業,2000年代香港只剩餘2家紗廠仍在生產棉紗。南豐紗廠於2008年結束紡織事業轉為貨倉,昔日的機器更一部不留。直至2014 年,南豐集團宣佈耗資7億元進行紗廠活化,變成今天開幕、全新面貌的「南豐紗廠」。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珈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