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 再見光州

2018-12-14
■光州各國美食節攤檔! 作者提供■光州各國美食節攤檔! 作者提供

那年到光州,因由車子載着,轉了一圈,幾乎沒怎麽看到城市面貌,印象最深的,便是光陽汽車和光陽烤肉了,那晚,朴教授宴請,吃的便是光陽烤肉,也斯後來還寫了一首題為《光陽烤肉》的詩。也去看了5.18民主廣場,其他便沒有什麽印象了。

在飛往首爾的航機上看電影,卻看到韓國電影《逆權司機》。早就聽說這部片子,但沒有機會看。在機緣巧合情況下,卻碰了個正着。這部反映1980年5月發生「光州事件」的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那位司機是因為貧窮,為了酬金冒險幫德國記者開車,後來受到現場感召,而投身光州事件中去,並非全是為了謀生而已。我看了電影,受到震撼。但從沒想到竟會與光州重逢,因為目標只是首爾,應邀開會而已。

人生大約有許多偶然,也有許多巧遇。多留一天,巧遇便不期而來。由首爾開往光州的高鐵,兩個小時便到目的地。出了車站,未到午飯時間,對面便是建於1913年的老街,不如去逛逛?

老街一派老派的從容鎮定,沿街靜悄悄,不動聲色。走進去,多數店舖都還未營業,有好幾家餐館似在準備中,人員正忙着出出進進的餐前工作。有的有漢字招牌,如「心」、「消夜」等,有的只有韓文,只好憑着想像去胡亂猜測了。走過一間咖啡室,透過玻璃窗張望,裡面也很靜,只有一兩個客人。整條街好像還沒醒來,昨夜夢痕猶在唇邊;莫非下午和傍晚時分才會醒來?我暗想。可以猜想的是,肯定有生意,否則就不會成為商業街了。走着走着,走到一處角落,牆上展示許多圖片,以及韓文說明,我不懂韓文,只是暗想,大約是這條街的前世今生的圖文介紹吧。他們說,你又知?我是不清楚,只好亂想,反正猜中也沒獎,猜錯也不用負責任。呵呵!

找到的士站,直奔5.18民主廣場,沒想到竟然不近。交通倒是暢順,沒什麽堵車,只是路途較遠,難怪司機開心。突然,L插了一句,像不像《逆權司機》裡面的司機?啊?沒有那麽巧吧?何況那真正的司機已經在多年前去世了。車子開到目的地,下了車,前面就是漢字「民主鐘閣」,登上亭子,亭內有一口巨大的鐘,還有同樣巨大的鐘槌,看樣子是敲鐘的工具。遙想當年事件,可能起了歷史作用吧?否則,怎麽會把它們供在這裡?但也只是我的猜測,四周空空如也,沒人告訴我,即使有人,言語溝通也有困難,誰能夠說得清楚?

下去,在邊緣地帶,有一叢叢的蘆葦,活像阿慶嫂的蘆葦蕩,只是不見有湖水盪漾,但在鏡頭下,也自成懾人的氣勢。走到民主廣場,那裡熱閙得多。好像在舉行各國美食節展,彩旗飛揚,各個攤檔都掛着各自的國旗,每個攤檔都有一或兩個少女,穿着民族服裝看檔,並操着各自的語言招徠。走過印度尼西亞檔口,在印尼小吃前流連的年輕人不少,那香氣飄散,誘人食指大動。中國檔口沒什麽人,大概漢族服裝一般,食物也不吸引。烏兹別克七彩服飾倒很別致,有人試穿,還戴上帽子,扮演異鄉人的模樣,留影。而在廣場上,擺了好多靠背椅子,有些人已經坐在那裡。有年輕女郎正在唱歌,歌聲引得陣陣掌聲和歡呼聲。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灑下,懶洋洋的,讓人發睏。在廣場的邊緣地帶,擺放着當年光州事件的許多片子,真實的事件,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場景,我彷彿還聽見當年的血淚和吶喊聲。

劇場裡,有現代表演,表演者要求觀眾參與。這種表演,大概是要求演員和觀眾互動,觀眾不但要觀看,還要參與過程。首先大家圍成一圈,靜聽音樂,低頭默思,然後有序地叫號,彼此不可重複,這一環節就循環了幾次,才能夠沒有人重疊而完成。這大概是首先要求心靈默契吧。接着便是排成一列縱隊前進,忽然便走進暗室,必得亮起各自的手機電筒亮光才能看清路向,在暗室繞了幾圈,才走出去,才見天日,突然要爬樓梯,走了一段,又再爬,再走一段,再爬,如此,樓梯怎麽爬不完呀?腿都軟了。正嘀咕,眼前豁然開朗,原來已經冒出地面,草場就在面前。

我見到一個穿着白色透明雨衣的少女,正在一步一頓地,慢步走向前。旁邊有許多嬉戲的人,或者對對正躺在草地上的情侶,我想,大多數可能都未必會留意,這漫步的少女,竟然就是演員吧。我又記起,早在廣場上的市集時,我便見到這個女孩穿着白色透明雨衣,正一步一停,穿過人群,沒留意的人,包括我,誰都不曾察覺那是一位演員,而她正融入整個演出中。原來,這是陳魚簡獨創的手機交響曲系列《我來了,來到你在的地方》。一般人可能很難投入到現場劇情中去,但無可否認,創意前衛,那種意念,讓觀眾投入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到光州,免不了要吃飯。午餐就在民主廣場左近的韓國餐廳。這餐廳充滿韓國風味,連佈置也是。登上二樓,在黃色紙燈罩下,整個室內散發着昏黃的柔和燈光,心境為之放鬆,整個人就疲軟了下來,再也不理會外間風風雨雨,只顧專心吃韓國燒烤。光州的小巷,也很有味道。我們走進一條巷子裡,靜靜的,沒有人跡。路過一家似乎是餐廳,庭院悄悄,只有微風吹過,盪起樹枝微顫。餐廳外牆擺着四張緊挨的椅子,好像在等候什麽應約的人。突然一輛車子駛進來,巷子狹窄,無法拐彎,我們讓開一邊,讓它可以迴旋。走到中段,有一對情侶,女孩正按門鈴通話,大概是應約去吃私房菜的吧?

這時,黑幕正四圍慢慢灑下,街上燈火一盞盞地亮起,光州的秋夜,帶着微涼,襲了上來。於是,我們鑽進大路的咖啡館,喝一杯泡沫意式咖啡,那嫋嫋香氣熱氣,溫暖了我的光州之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